同样是女生,友军(她最起码算中立方)往往显得换位精神较强,允许别人合理自利,双标少多了。
话又说回来,换位精神不强的女生,早就被我的言论气走了。
@Aleapoffaith: 一个东西/人的优点可以分为外部性和内部性来看待,事实上别人关注的只会是这个人优点的外部性部分。 举几个例子,父母希望我们从小成绩好,不主要是因为成绩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时内心的快乐,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成绩好可以让他们在同事邻居面前倍儿有面子,是因为我们成绩好未来更可能有出息能给他们更好的关于养育之恩的回报以及对他们孙辈后代的照料,至少也能独立起来自食其力而不是啃老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些都是我们自身成绩好这一优点的外部性,即对他们的有效影响。 外在的优点属性更容易让他人直接地受益(外部性影响>内部性影响),比如一个人好看,那就是使他人在观感上立刻马上地如沐春风。(回过头来,这种直接的外部性影响又会强化内部性影响,这个好看的人被别人欣赏的同时自己也会开心。)再比如一个人有钱还高调爱炫富,那他身边必然聚拢许多的食(jiu)客(rou)朋友,因为这个外在的优点可以直接给到他们蹭饭的好处。 纵然是你内在的优点属性,别人关注的还是这个属性的外部性。比如你诚实可靠,那么他人就可以省去不少互坑和互耍心机的麻烦。比如你思想深邃,那么他人就可以通过跟你交谈涨姿势,甚至获得一些人生道路上的指点。比如你热爱自己的一个爱好或者专长,那么你的晚辈指着向你学习,你的家庭指望这些能带来金钱或者名望,最不济也能自用。 没有人会在意你从诚实可靠中获得的道德满足感,没有人会在意你从求索和变得思想深邃过程中求得的一种人生意义,没有人会在意你沉浸在自己爱好中的喜乐畅快,就像没有父母会在孩子沉迷于打王者的时候为孩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父母会觉得打王者没用(对他们没有任何外部作用),除非这些父母自己也打王者,那么他们感到的快乐更多是出于一种共情。 难怪你这会儿会觉得外在的东西比内在的重要多了,因为从优点的外部性影响来看,前者更容易聚众。正如你说的,感受到你内在东西的外部影响,时间成本太大了,还需要观众有很强的分辨力来判断你是否诚实可靠,是否思想深邃,是否才高八斗。如果尺子不够长的话又怎么丈量你的深度呢?别人又怎么能轻易知道你的内在能够给到他们实实在在的外在好处呢?而外在东西优点的外部性影响则几乎不需要外人的时间加判断力就可测出,只要你不遮掩(以外貌为例,如不故意穿丑陋的衣服,不故意出门不洗头)。 我想这些你都早已明白,以上是我迂腐而冗长的胡说,纯粹是为了放飞一下自我。 我是从“物化女性"这个话题角度得到启发的。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物化女性"这一表达,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加敏感吧。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言,何尝又不是外物呢?说的好听了,叫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说的难听点叫皆为利来互相利用,这些不过都在一念之间了。
话又说回来,换位精神不强的女生,早就被我的言论气走了。
@Aleapoffaith: 一个东西/人的优点可以分为外部性和内部性来看待,事实上别人关注的只会是这个人优点的外部性部分。 举几个例子,父母希望我们从小成绩好,不主要是因为成绩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时内心的快乐,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成绩好可以让他们在同事邻居面前倍儿有面子,是因为我们成绩好未来更可能有出息能给他们更好的关于养育之恩的回报以及对他们孙辈后代的照料,至少也能独立起来自食其力而不是啃老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些都是我们自身成绩好这一优点的外部性,即对他们的有效影响。 外在的优点属性更容易让他人直接地受益(外部性影响>内部性影响),比如一个人好看,那就是使他人在观感上立刻马上地如沐春风。(回过头来,这种直接的外部性影响又会强化内部性影响,这个好看的人被别人欣赏的同时自己也会开心。)再比如一个人有钱还高调爱炫富,那他身边必然聚拢许多的食(jiu)客(rou)朋友,因为这个外在的优点可以直接给到他们蹭饭的好处。 纵然是你内在的优点属性,别人关注的还是这个属性的外部性。比如你诚实可靠,那么他人就可以省去不少互坑和互耍心机的麻烦。比如你思想深邃,那么他人就可以通过跟你交谈涨姿势,甚至获得一些人生道路上的指点。比如你热爱自己的一个爱好或者专长,那么你的晚辈指着向你学习,你的家庭指望这些能带来金钱或者名望,最不济也能自用。 没有人会在意你从诚实可靠中获得的道德满足感,没有人会在意你从求索和变得思想深邃过程中求得的一种人生意义,没有人会在意你沉浸在自己爱好中的喜乐畅快,就像没有父母会在孩子沉迷于打王者的时候为孩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父母会觉得打王者没用(对他们没有任何外部作用),除非这些父母自己也打王者,那么他们感到的快乐更多是出于一种共情。 难怪你这会儿会觉得外在的东西比内在的重要多了,因为从优点的外部性影响来看,前者更容易聚众。正如你说的,感受到你内在东西的外部影响,时间成本太大了,还需要观众有很强的分辨力来判断你是否诚实可靠,是否思想深邃,是否才高八斗。如果尺子不够长的话又怎么丈量你的深度呢?别人又怎么能轻易知道你的内在能够给到他们实实在在的外在好处呢?而外在东西优点的外部性影响则几乎不需要外人的时间加判断力就可测出,只要你不遮掩(以外貌为例,如不故意穿丑陋的衣服,不故意出门不洗头)。 我想这些你都早已明白,以上是我迂腐而冗长的胡说,纯粹是为了放飞一下自我。 我是从“物化女性"这个话题角度得到启发的。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物化女性"这一表达,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加敏感吧。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言,何尝又不是外物呢?说的好听了,叫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说的难听点叫皆为利来互相利用,这些不过都在一念之间了。
一个东西/人的优点可以分为外部性和内部性来看待,事实上别人关注的只会是这个人优点的外部性部分。
举几个例子,父母希望我们从小成绩好,不主要是因为成绩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时内心的快乐,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成绩好可以让他们在同事邻居面前倍儿有面子,是因为我们成绩好未来更可能有出息能给他们更好的关于养育之恩的回报以及对他们孙辈后代的照料,至少也能独立起来自食其力而不是啃老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些都是我们自身成绩好这一优点的外部性,即对他们的有效影响。
外在的优点属性更容易让他人直接地受益(外部性影响>内部性影响),比如一个人好看,那就是使他人在观感上立刻马上地如沐春风。(回过头来,这种直接的外部性影响又会强化内部性影响,这个好看的人被别人欣赏的同时自己也会开心。)再比如一个人有钱还高调爱炫富,那他身边必然聚拢许多的食(jiu)客(rou)朋友,因为这个外在的优点可以直接给到他们蹭饭的好处。
纵然是你内在的优点属性,别人关注的还是这个属性的外部性。比如你诚实可靠,那么他人就可以省去不少互坑和互耍心机的麻烦。比如你思想深邃,那么他人就可以通过跟你交谈涨姿势,甚至获得一些人生道路上的指点。比如你热爱自己的一个爱好或者专长,那么你的晚辈指着向你学习,你的家庭指望这些能带来金钱或者名望,最不济也能自用。
没有人会在意你从诚实可靠中获得的道德满足感,没有人会在意你从求索和变得思想深邃过程中求得的一种人生意义,没有人会在意你沉浸在自己爱好中的喜乐畅快,就像没有父母会在孩子沉迷于打王者的时候为孩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父母会觉得打王者没用(对他们没有任何外部作用),除非这些父母自己也打王者,那么他们感到的快乐更多是出于一种共情。
难怪你这会儿会觉得外在的东西比内在的重要多了,因为从优点的外部性影响来看,前者更容易聚众。正如你说的,感受到你内在东西的外部影响,时间成本太大了,还需要观众有很强的分辨力来判断你是否诚实可靠,是否思想深邃,是否才高八斗。如果尺子不够长的话又怎么丈量你的深度呢?别人又怎么能轻易知道你的内在能够给到他们实实在在的外在好处呢?而外在东西优点的外部性影响则几乎不需要外人的时间加判断力就可测出,只要你不遮掩(以外貌为例,如不故意穿丑陋的衣服,不故意出门不洗头)。
我想这些你都早已明白,以上是我迂腐而冗长的胡说,纯粹是为了放飞一下自我。
我是从“物化女性"这个话题角度得到启发的。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物化女性"这一表达,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加敏感吧。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言,何尝又不是外物呢?说的好听了,叫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说的难听点叫皆为利来互相利用,这些不过都在一念之间了。
举几个例子,父母希望我们从小成绩好,不主要是因为成绩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时内心的快乐,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成绩好可以让他们在同事邻居面前倍儿有面子,是因为我们成绩好未来更可能有出息能给他们更好的关于养育之恩的回报以及对他们孙辈后代的照料,至少也能独立起来自食其力而不是啃老增加他们的负担,这些都是我们自身成绩好这一优点的外部性,即对他们的有效影响。
外在的优点属性更容易让他人直接地受益(外部性影响>内部性影响),比如一个人好看,那就是使他人在观感上立刻马上地如沐春风。(回过头来,这种直接的外部性影响又会强化内部性影响,这个好看的人被别人欣赏的同时自己也会开心。)再比如一个人有钱还高调爱炫富,那他身边必然聚拢许多的食(jiu)客(rou)朋友,因为这个外在的优点可以直接给到他们蹭饭的好处。
纵然是你内在的优点属性,别人关注的还是这个属性的外部性。比如你诚实可靠,那么他人就可以省去不少互坑和互耍心机的麻烦。比如你思想深邃,那么他人就可以通过跟你交谈涨姿势,甚至获得一些人生道路上的指点。比如你热爱自己的一个爱好或者专长,那么你的晚辈指着向你学习,你的家庭指望这些能带来金钱或者名望,最不济也能自用。
没有人会在意你从诚实可靠中获得的道德满足感,没有人会在意你从求索和变得思想深邃过程中求得的一种人生意义,没有人会在意你沉浸在自己爱好中的喜乐畅快,就像没有父母会在孩子沉迷于打王者的时候为孩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父母会觉得打王者没用(对他们没有任何外部作用),除非这些父母自己也打王者,那么他们感到的快乐更多是出于一种共情。
难怪你这会儿会觉得外在的东西比内在的重要多了,因为从优点的外部性影响来看,前者更容易聚众。正如你说的,感受到你内在东西的外部影响,时间成本太大了,还需要观众有很强的分辨力来判断你是否诚实可靠,是否思想深邃,是否才高八斗。如果尺子不够长的话又怎么丈量你的深度呢?别人又怎么能轻易知道你的内在能够给到他们实实在在的外在好处呢?而外在东西优点的外部性影响则几乎不需要外人的时间加判断力就可测出,只要你不遮掩(以外貌为例,如不故意穿丑陋的衣服,不故意出门不洗头)。
我想这些你都早已明白,以上是我迂腐而冗长的胡说,纯粹是为了放飞一下自我。
我是从“物化女性"这个话题角度得到启发的。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物化女性"这一表达,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加敏感吧。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言,何尝又不是外物呢?说的好听了,叫互相帮助合作共赢,说的难听点叫皆为利来互相利用,这些不过都在一念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