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经常可以看见一种言论:
“我采取了一种方法,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要是能够推广出去,可以帮助很多人。”
~~~~~~~~~~~~~~~
真相是这样的:
一、当事人的某一方面的智商比常人高一些,但是他不觉得,所以他都归功于方法。他觉得别人没有成功是没有方法。
二、当事人在某一方面可以做到反人性(譬如说格外勤奋、格外迎合别人)而不觉得很苦,所以他困惑于为何别的失败者不够勤奋。
~~~~~~~~~~~~~~~~~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那种刻苦到极点而考上名校的学长的事迹宣传。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看完事迹后,勤奋程度还是照旧,并无显著提升。我们宁可自己高考砸锅,都不肯极度勤奋。
知乎经常有人觉得自己摸索到了教育的真谛而自己的中学老师没有摸到,这百分之九十九是错觉(不排除百分之一的可能)。
错觉的根源就是那个自以为摸索到教育真谛的人自身有独特性(他很聪明或者能执行反人性的策略),他误以为广大平庸的人可以学他。
如果这么简单的话,中国的大中小学教师筛选出十篇知乎精彩答案下发,然后学风就上去了。(譬如说计算机系老师下发知乎大牛讲如何学计算机)
“我采取了一种方法,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要是能够推广出去,可以帮助很多人。”
~~~~~~~~~~~~~~~
真相是这样的:
一、当事人的某一方面的智商比常人高一些,但是他不觉得,所以他都归功于方法。他觉得别人没有成功是没有方法。
二、当事人在某一方面可以做到反人性(譬如说格外勤奋、格外迎合别人)而不觉得很苦,所以他困惑于为何别的失败者不够勤奋。
~~~~~~~~~~~~~~~~~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那种刻苦到极点而考上名校的学长的事迹宣传。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看完事迹后,勤奋程度还是照旧,并无显著提升。我们宁可自己高考砸锅,都不肯极度勤奋。
知乎经常有人觉得自己摸索到了教育的真谛而自己的中学老师没有摸到,这百分之九十九是错觉(不排除百分之一的可能)。
错觉的根源就是那个自以为摸索到教育真谛的人自身有独特性(他很聪明或者能执行反人性的策略),他误以为广大平庸的人可以学他。
如果这么简单的话,中国的大中小学教师筛选出十篇知乎精彩答案下发,然后学风就上去了。(譬如说计算机系老师下发知乎大牛讲如何学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