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理论的提出与黄宗智、赵岗两位学者有关。
~~~~~~~~~~~~~~~~~~
这个问题又扯到我经常谈的父子、两性问题。
在“旧社会”欧洲,一家人生了好几个儿子以后,财产往往不均分,混得好的儿子就结婚,混得不好的儿子就单身绝后。欧洲是通过 “只有混得好的男人才能结婚”控制人口。
人的边际产出大于等于人的口粮。
~~~~~~~~~~~~~~~~~~~~~~
在“旧社会”中国,一家人生了好几个儿子后,财产均分,父母会督促自己的儿子们都结婚。每一个儿子的小家的生活水平被压到最低点。
人的平均产出等于口粮,边际产出小于口粮。多余的人口可能从事手工业补贴家用。
古代中国是通过“大洪水”(惨烈的内战,如太平天国起义)控制人口。
~~~~~~~~~~~~~~~~~~~~~~~
中国的父母是“结婚狂”,自己结婚了不知足,还要让自己的每一名儿子都结婚。
直到我写这一则想法的今天,若一对中国父母有几个身心健康的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大龄不婚,社会就督促这对父母帮单身儿子结婚。
究竟何为「内卷化」?生活中或者历史上有什么通俗易懂的内卷化的例子?
zhihu.com
~~~~~~~~~~~~~~~~~~
这个问题又扯到我经常谈的父子、两性问题。
在“旧社会”欧洲,一家人生了好几个儿子以后,财产往往不均分,混得好的儿子就结婚,混得不好的儿子就单身绝后。欧洲是通过 “只有混得好的男人才能结婚”控制人口。
人的边际产出大于等于人的口粮。
~~~~~~~~~~~~~~~~~~~~~~
在“旧社会”中国,一家人生了好几个儿子后,财产均分,父母会督促自己的儿子们都结婚。每一个儿子的小家的生活水平被压到最低点。
人的平均产出等于口粮,边际产出小于口粮。多余的人口可能从事手工业补贴家用。
古代中国是通过“大洪水”(惨烈的内战,如太平天国起义)控制人口。
~~~~~~~~~~~~~~~~~~~~~~~
中国的父母是“结婚狂”,自己结婚了不知足,还要让自己的每一名儿子都结婚。
直到我写这一则想法的今天,若一对中国父母有几个身心健康的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大龄不婚,社会就督促这对父母帮单身儿子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