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个人(含女性)表示,在家境相同的大前提下,独生子家庭的对消费品的支出往往明显比独生女家庭的对消费品的支出低一大截。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个别男方家长为婚房筹钱导致几乎死亡或者真的死亡。譬如说明明老了还跑长途运输结果翻车了差点死掉,譬如说去建筑工地打工结果出事故真的死掉了。
但是,中国的男性不懂得到处诉苦。这其中又分两类:
一、思想被驯化了,觉得男性及其家长本来就应该这样,没啥值得诉苦的。
二、很心疼父母,但是觉得男性不必要很感性地诉苦,还是藏在心里吧。
这两类男性合计占了男性的大部分。
————————————————
于是就造成了明明是大家都苦,不诉苦的一方久而久之社会就淡忘了这一方的苦,诉苦的一方掌握话语权。
有的男人的太太为了生孩子差点死掉,丈夫心疼极了,我不反对这种心疼。(再说一次,我不反对,心疼是人之常情)
但是,为了娶老婆也差点死人的男性家,他们家娶到的老婆会很心疼自己的丈夫或者公公当初差点死掉么?
—————————————————
社会一直在驯化男性不要絮絮叨叨诉苦。我的观点是:
要么大家都絮絮叨叨来开诉苦大会,要么驯化人类(不分性别)尽量少唧唧歪歪诉苦。
一旦男性的诉苦被暗示或明示为“软弱”、“不体面”,时间久了,男人就不诉苦。于是,男方的付出就被视为理所应当、必须要有,女人就麻木了,不会感动的。然后女方诉诉苦,某些心软的男人就感动极了。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个别男方家长为婚房筹钱导致几乎死亡或者真的死亡。譬如说明明老了还跑长途运输结果翻车了差点死掉,譬如说去建筑工地打工结果出事故真的死掉了。
但是,中国的男性不懂得到处诉苦。这其中又分两类:
一、思想被驯化了,觉得男性及其家长本来就应该这样,没啥值得诉苦的。
二、很心疼父母,但是觉得男性不必要很感性地诉苦,还是藏在心里吧。
这两类男性合计占了男性的大部分。
————————————————
于是就造成了明明是大家都苦,不诉苦的一方久而久之社会就淡忘了这一方的苦,诉苦的一方掌握话语权。
有的男人的太太为了生孩子差点死掉,丈夫心疼极了,我不反对这种心疼。(再说一次,我不反对,心疼是人之常情)
但是,为了娶老婆也差点死人的男性家,他们家娶到的老婆会很心疼自己的丈夫或者公公当初差点死掉么?
—————————————————
社会一直在驯化男性不要絮絮叨叨诉苦。我的观点是:
要么大家都絮絮叨叨来开诉苦大会,要么驯化人类(不分性别)尽量少唧唧歪歪诉苦。
一旦男性的诉苦被暗示或明示为“软弱”、“不体面”,时间久了,男人就不诉苦。于是,男方的付出就被视为理所应当、必须要有,女人就麻木了,不会感动的。然后女方诉诉苦,某些心软的男人就感动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