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互助关系、血缘关系、两性关系等诸多人与人的关系中,相对来说,人们对于在两性关系中自己的德属于“上”而对方属于“中”,是最耿耿于怀的。
具体地讲,在非两性关系中,如果自己展现的德是上等而别人是中等(注意,不是下等),当事人会有怨恨,但是程度相对轻。举两个例子,公益捐款人在得知自己捐助的对象的德行为中等后很失望的几率不会很高。好母亲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孝心为中等后也是可以接受现实的。
最斤斤计较,指望“以心换心、等价交换”的就是两性领域。
----------------------------------
所以,在两性关系中,散播“因为别人德行中等所以你要随大流”的论调,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这个领域,人是最不肯吃亏的。
具体地讲,在非两性关系中,如果自己展现的德是上等而别人是中等(注意,不是下等),当事人会有怨恨,但是程度相对轻。举两个例子,公益捐款人在得知自己捐助的对象的德行为中等后很失望的几率不会很高。好母亲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孝心为中等后也是可以接受现实的。
最斤斤计较,指望“以心换心、等价交换”的就是两性领域。
----------------------------------
所以,在两性关系中,散播“因为别人德行中等所以你要随大流”的论调,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这个领域,人是最不肯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