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电影 《你好,李焕英》。我还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在小品《你好,李焕英》播出的第二天就看了小品。
我看小品与电影的体验与绝大多数正常人类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区别。我不是笑点和泪点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但是,我这个人最终肯定会脱离贾玲母女深厚感情这个个案,更加抽象、理智地看待亲情以及爱情。
-----------------------------
人类处理父(母)子(女)关系有三条路:
一、情。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真的爱对方,亲近感十分充足。范例就是贾玲和她母亲的关系,
二、德。父母的大脑里有一根弦,“我是父亲(母亲),要尽责”。子女的大脑里也有一根弦,“我作为子女要有孝心,要感恩”。
当然,“一”和“二”并不是截然有别的,很多模范父母或模范子女是“一”和“二”兼备的。但是,也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近感很不够,主要靠“二”支撑;也有父母和子女之间并不是靠道德感提醒自己,就是很有亲近感地爱对方。
如果没有“一”也没有“二”,怎么办?请看我转的网页链接,其中提到了“三”------ 契约。十二世纪的英格兰就有父母和子女签订赡养协议,明确规定父母年老后子女奉养的物质标准。
---------------------------------------
从美感上来看,最好的是路子一、其次是路子二,最差的是路子三。只有路子一的亲情故事才可以打动大家,让大家哭得稀里哗啦。路子二差点意思,路子三毫无美感。
但是,如果“情”和“德”都不够怎么办?譬如说,你知道一个老人的儿子薄情寡德,你觉得他在给儿子买房的时候,要求儿子签个啥协议(譬如说借款XX万)是不是好一些?
--------------------------
有“情”就谈“情”,“情”薄就提“德”,“德”寡就赤裸裸说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要记得有三条路,不要忘记第三条路。
-------------------------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如此,男女关系也是一样的。对于那些没有爱而且女方不讲“妻德”(或者丈夫不讲“夫德”)的夫妻关系,我觉得要么离婚要么摊牌说夫妇关系当有限责任公司经营。
--------------------------
甲不真爱乙,但是甲用“真爱”这个话术要求乙爱甲,乙亏大了。
贾玲拍了一部戏献给天下有爱的人,我谨以此文献给天下得不到真爱但是不想太亏的人。
链接
我看小品与电影的体验与绝大多数正常人类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区别。我不是笑点和泪点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但是,我这个人最终肯定会脱离贾玲母女深厚感情这个个案,更加抽象、理智地看待亲情以及爱情。
-----------------------------
人类处理父(母)子(女)关系有三条路:
一、情。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真的爱对方,亲近感十分充足。范例就是贾玲和她母亲的关系,
二、德。父母的大脑里有一根弦,“我是父亲(母亲),要尽责”。子女的大脑里也有一根弦,“我作为子女要有孝心,要感恩”。
当然,“一”和“二”并不是截然有别的,很多模范父母或模范子女是“一”和“二”兼备的。但是,也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近感很不够,主要靠“二”支撑;也有父母和子女之间并不是靠道德感提醒自己,就是很有亲近感地爱对方。
如果没有“一”也没有“二”,怎么办?请看我转的网页链接,其中提到了“三”------ 契约。十二世纪的英格兰就有父母和子女签订赡养协议,明确规定父母年老后子女奉养的物质标准。
---------------------------------------
从美感上来看,最好的是路子一、其次是路子二,最差的是路子三。只有路子一的亲情故事才可以打动大家,让大家哭得稀里哗啦。路子二差点意思,路子三毫无美感。
但是,如果“情”和“德”都不够怎么办?譬如说,你知道一个老人的儿子薄情寡德,你觉得他在给儿子买房的时候,要求儿子签个啥协议(譬如说借款XX万)是不是好一些?
--------------------------
有“情”就谈“情”,“情”薄就提“德”,“德”寡就赤裸裸说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要记得有三条路,不要忘记第三条路。
-------------------------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如此,男女关系也是一样的。对于那些没有爱而且女方不讲“妻德”(或者丈夫不讲“夫德”)的夫妻关系,我觉得要么离婚要么摊牌说夫妇关系当有限责任公司经营。
--------------------------
甲不真爱乙,但是甲用“真爱”这个话术要求乙爱甲,乙亏大了。
贾玲拍了一部戏献给天下有爱的人,我谨以此文献给天下得不到真爱但是不想太亏的人。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