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如果男方父母有钱但是不肯拿出很多给儿子儿媳,会被斥责的。
那么,这个斥责有没有道理呢?
——————————————
有一定阅历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社会有一种讲道理的方式——别人都那样,你为什么不那样?譬如说,别人都结婚,你不结婚就有可能被训斥为啥别人结你不结。同理,一旦周围一大半男方父母舍得对新婚小两口搞大规模财产转移,不肯照做的男方的父母就会被斥责。
——————————————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五十年前的农村,如果处男要求娶处女,媒人觉得天经地义。因为大家基本都没有婚前性,有婚前性的就是渣。今天就不同,今天农村男相亲有很强的处女情结,媒人会觉得小伙子不懂事、莫名其妙、脑子不清楚形势。。。。。。。
中国人(尤其是文化水平一般般的国人)的道德其实是从众。
——————————————
也就是说,在两性博弈中,更抱团摆烂和更抱团提要求的群体总能赢。逻辑很简单,抱团会形成人数优势,人数优势在中国会形成新的道德,思辨性不强的异性即便吃亏会服从这个新道德。譬如说,在结婚成本(相对于收入而言)很高的中国,很多男性(注意哟,是男性)觉得自己父母舍不得拿大钱出来就是不懂事、没道德、三观歪。
再说一次,抱团形成人数优势,人数优势形成新道德。不抱团的群体只要“三观正”,这个群体就吃亏了,因为这个所谓的很正的三观反映的是抱团一方的利益。但是,吃亏的一方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和自己爸妈“三观正”。
那些未婚先孕的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zhihu.com
那么,这个斥责有没有道理呢?
——————————————
有一定阅历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社会有一种讲道理的方式——别人都那样,你为什么不那样?譬如说,别人都结婚,你不结婚就有可能被训斥为啥别人结你不结。同理,一旦周围一大半男方父母舍得对新婚小两口搞大规模财产转移,不肯照做的男方的父母就会被斥责。
——————————————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五十年前的农村,如果处男要求娶处女,媒人觉得天经地义。因为大家基本都没有婚前性,有婚前性的就是渣。今天就不同,今天农村男相亲有很强的处女情结,媒人会觉得小伙子不懂事、莫名其妙、脑子不清楚形势。。。。。。。
中国人(尤其是文化水平一般般的国人)的道德其实是从众。
——————————————
也就是说,在两性博弈中,更抱团摆烂和更抱团提要求的群体总能赢。逻辑很简单,抱团会形成人数优势,人数优势在中国会形成新的道德,思辨性不强的异性即便吃亏会服从这个新道德。譬如说,在结婚成本(相对于收入而言)很高的中国,很多男性(注意哟,是男性)觉得自己父母舍不得拿大钱出来就是不懂事、没道德、三观歪。
再说一次,抱团形成人数优势,人数优势形成新道德。不抱团的群体只要“三观正”,这个群体就吃亏了,因为这个所谓的很正的三观反映的是抱团一方的利益。但是,吃亏的一方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和自己爸妈“三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