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很有意思的答案

很有意思的答案。造成这个局面,“学生本身”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大家没意见吧。

换句话说,作者提到的职校不变,让军队强迫一群初中尖子生(能考上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的那种)去读该职校读书,也就是地点不换、老师不换、生源大换,请问会是啥情况?

——————————————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史已经给了一个类似的实验,阐述如下:

我国所有的有五十年及以上历史的大学,这些年来设备不断更新、师资不断进步。这些大学在1977、1978年招收的大学生学风非常好。你可以理解为1977、1978年师资设备很差的大学招收的学生学风堪比2021年的211、985大学。奥妙就在于这个时点我国所有的大学的生源只有一流与超一流的区别,压根就没有一所大学的生源差。

几十年过去了,地点不变、设备进步、师资更强,但因为招收的学生的水准大幅度下降,学风很差。

——————————————

不相信我的,找一个后半段的大学问该校八十岁老教师即可。

注意,我的难能可贵是我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结果不受我控制的调研方式。我控制不了你认识的老教授。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中考五五分流? zhihu.com
赞同:2创建时间:2022-01-16
评论:41最后更新: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