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1:知乎有很多高学历的人不懂得人类的平均学…

知乎有很多高学历的人不懂得人类的平均学习能力其实很差。答主司马懿不愧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答主,抓住了一个关键。

如果达成一个学习目标收获大、付出小,大家就会做。如果达成一个学习目标收获大、付出也大,很多人会干脆不去做,然后美化成“我压根就没尽全力过,如果我很努力就如何如何。。。。。。。”

—————————————————————

“不聪明”在大多数文化(含中国文化)中跟人格否定挂钩了,所以在“不笨但只是不勤奋”与“因为在某科目不够聪明所以学起来吃力导致不勤奋”,人们选择前者。譬如说,有些孩子的家长亲口说“我儿打球可厉害了,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我闺女伶牙俐齿,仅仅是对学习不上心”。。。。。。。也有亲口说“我家xxx确实有点笨”的家长,但很少。

整个人类的气氛都在小心翼翼回避“不聪明”这个话题。如果涉及到“不勤奋”,就极力强调各种各样的外因,譬如说教材不精彩、老师不给力、家里不是书香门第。。。。。。。。无数个外因,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我再说一次,人如果铁了心给自己找外因,一定可以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

——————————————————————

主动(注意“主动”二字)吃很多学习的苦的人其实就两种:

一、看学习材料能体会到妙处的人,苦少乐多。苦少乐多当然没问题。
二、天赋比“一”逊色但是纪律性很强、自尊心很强的人,钻研进去之后慢慢开始体会到一点妙处。注意,此类人比“一”逊色,但并不差,虽然苦还是比乐多一些,但靠自尊心和意志力撑住了。但是,自尊心和意志力也有一部分源于先天。

大部分人其实跟“一”“二”都不沾边。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赞同:196创建时间:2022-09-11
评论:18最后更新: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