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说说习俗中的“尊重”。 之前有一位男网友说他的父亲觉得给彩礼是对女方的尊重。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不少人(包括男性)觉得未婚妻第一次去男方家的话,男方父母要包大红包以示尊重。
咱今天就趁此机会谈一谈这个“尊重”。
——————————————————————————
中国习俗中的“尊重”,其实只不过是双方相对地位的曲折反映。举个例子,你对一个位高权重的姓王的老头你喊“王老”,你对普通的姓王的老头喊“王老”就显得矫揉造作了。
我们不妨把时光拉回到四十年前的中国农村,大年初一,一户光景中不溜的农户的五十岁的男女主人正在家里忙。隔壁家大婶到他家里表示要给这户人家的身心健全而且不丑的儿子(二十五岁未婚小伙)做媒。假设这位大婶胆敢介绍离异女性,那就是对这户人家的不尊重。因为未婚配未婚、离异配离异,此乃天经地义。
在2023年的今天,中国某些男女比例失调的农村给未婚男介绍离异女很正常。男方家庭可以接受,丝毫不觉得媒人不尊重他家。因为形势变了,形势变了就不提未婚男必须配未婚女,更加不敢提处男配处女。
但是,即便是在2023年,若男方家比较体面(譬如说老父亲是退休公务员、儿子是未婚的医生),媒人又开始不敢介绍离异女给这家儿子了。
——————————————————————————
所谓的“尊重”,说穿了就是形势在那里,你不得不尊重。中国的客观形势就是男方或其父母对于有一位年轻女士能嫁过来很饥渴(这个饥渴是相对于欧美日等国而言的),自然要用彩礼、红包等等“尊重”女方了。
——————————————————————————
如果你胆子够大,欢迎拿给亲人看,一起讨论。
咱今天就趁此机会谈一谈这个“尊重”。
——————————————————————————
中国习俗中的“尊重”,其实只不过是双方相对地位的曲折反映。举个例子,你对一个位高权重的姓王的老头你喊“王老”,你对普通的姓王的老头喊“王老”就显得矫揉造作了。
我们不妨把时光拉回到四十年前的中国农村,大年初一,一户光景中不溜的农户的五十岁的男女主人正在家里忙。隔壁家大婶到他家里表示要给这户人家的身心健全而且不丑的儿子(二十五岁未婚小伙)做媒。假设这位大婶胆敢介绍离异女性,那就是对这户人家的不尊重。因为未婚配未婚、离异配离异,此乃天经地义。
在2023年的今天,中国某些男女比例失调的农村给未婚男介绍离异女很正常。男方家庭可以接受,丝毫不觉得媒人不尊重他家。因为形势变了,形势变了就不提未婚男必须配未婚女,更加不敢提处男配处女。
但是,即便是在2023年,若男方家比较体面(譬如说老父亲是退休公务员、儿子是未婚的医生),媒人又开始不敢介绍离异女给这家儿子了。
——————————————————————————
所谓的“尊重”,说穿了就是形势在那里,你不得不尊重。中国的客观形势就是男方或其父母对于有一位年轻女士能嫁过来很饥渴(这个饥渴是相对于欧美日等国而言的),自然要用彩礼、红包等等“尊重”女方了。
——————————————————————————
如果你胆子够大,欢迎拿给亲人看,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