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为什么?

本问题涉及到多个学科,也有不少好答案已经给出学术性比较强的阐述。本人的回答打算走通俗路线,以生活化的例子告诉大家为什么人类并不拥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

先下定义:若外界客观环境允许你选择行为A,你已经知道行为A利大于弊(假设你看到你的后代选择行为A,你会欣慰),但是你就是做不到选择行为A,这就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表现。其对偶形式为,外界客观环境允许你不选择行为B,你知道选择行为B弊大于利(假设你看到你的后代回避行为B,你会欣慰),但是你就是忍不住选择行为B,这也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表现。

例子一:有人毕业后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但就是不愿意勤奋学习本专业。他在理念上知道勤奋的好处,但就是勤奋不起来。知乎名言是「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真相是,大多数人努力程度很低本身就说明很多人是无法很努力的,他/她无法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很勤奋

更残酷的真相是,(从整体上讲)越有天赋越愿意(在该领域)努力,没有任何人能让很差的学校的计算机学生努力程度达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不许用强迫手段)

例子二:在性道德特别严苛的社会,全社会的人都明白若自己很前卫会招来祸患。但是,总有人(男女都有)忍不住大搞婚前性、婚外性。也许你觉得你自己在21世纪婚后不出轨是一件不难做到的事,但是有人在1960年代却忍不住出轨,而且一犯再犯、与不同的异性犯,宁可自己的前途被毁得干干净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无论如何都忍不住只有一个性伴,他/她无法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迎合当时的主流性道德。

例子三:在选择长期性伴侣的时候,对方是否忠诚可靠是很重要的。我估计九成九的人都会对大众说择偶人品很重要,这个人品首先就是指忠诚可靠。有些人择偶一开始就发自内心的喜欢质朴型的异性,厌恶巧言令色的异性;反之,有些人择偶一开始就是喜欢巧言令色的异性,他无法做到爱上质朴型的异性。有人哀叹自己为何总是遇到渣男(渣女),真相是哀叹的这个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喜好,他/她就是喜欢坏坏的异性,他/她无法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质朴型异性。

——————————————————————————


1、

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被夸大,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通常是基因(包括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为基因 在先,所以这部份算作基因) ” “包括IQ,性格, 感觉幸福度,信仰, 政治倾向,性取向等, 人与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的不同。”

2、

研究中为了区分先天基因影响与早期后天环境影响,使用了哪些实验和统计方法? - 心理学

“对于大部分心理、生理甚至社会特征,遗传的影响都比后天环境影响大很多。”


基因已经对你是否勤奋、喜欢何种异性、是否愿意信仰宗教有了一定的影响,然后再加上早期教育的影响,已经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你的行为。已经成年的你,是否玩命学习、是否真心爱上质朴型异性、是否冒风险创业而不是上班、是否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是否爱打网络游戏。。。根本不是彻底自由的,而是被你身体里的基因与早期经历牢牢的捆绑住了。


————————————————————————————

本人并不否认一个人有某种程度的行为自由,我仅仅是指出你不拥有彻底的自由意志。越是小事(如你下一秒是左手动还是右手动还是双手皆动还是双手皆不动),你的自由度就越大。 而且,越是大事(如上面提到的勤奋学习、是否忠贞、择偶、创业、亲近或排斥宗教。。。)你越是相对不自由。每个人都被限制在上帝给你的框框内,人类可怜的自由意志只不过是在这个小框框的范围内蹦跶而已。


见到勤奋的人,很仰慕,自己做不到;见到敢冲敢闯的人,很仰慕,自己做不到;见到人品极高尚的人,很仰慕,自己做不到;见到脾气很好的人,很羡慕,自己做不到。。。。。。

这不正是芸芸众生的常态么?


————————————————————


“赵跃”先生对我的“自由意志”的定义提出质疑,这很正常。我的答案只不过是为了告诉大家有些行为你自以为可以自己控制,但是你控制不了,仅此而已。真正的学术研究,还是要看其他的答案。

但是,其他的答案对于不搞学术的大多数人有意义么?意义不大。而本答案至少可以提醒诸位,你天真的觉得自己可以操控的变量(如勤奋程度),你真的可以操控么?你如何直面自己人性(也就是基因与早期经历带给你的东西)中的特点?

再比如说,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喜欢A类型的异性、A类型的大学专业,但是子女偏不喜欢。为人父母者是否在早期引导上没有尽力?如果尽力了,子女与自己喜好不一致,做父母是否应该放弃压制子女,因为这都是你自己的基因与早期教育导致的结局。

赞同:85创建时间:2016-06-21
评论:21最后更新: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