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理科生对文科生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呵呵,如果局限在高中阶段来谈。

高中的理科生学的是真知识(高中的物理与化学讲的道理,全球各所高中都涉及,区别就是有的国家或者有的高中授课模式更好)

而高中文科生学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知识,是除了中国之外,其他的国家不认账的知识。


上面有人说高中分科的时候学习差的都去学文科,成绩好的去学理科。其实,我们可以不纠结这个问题,我们暂且假设同一所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整体智商完全相等。

然后,在接下来的高中生涯,理科班的同学在苦读力学题目的时候,文科班的同学正在死记硬背虚假的历史与政治。换言之,前者所受课堂训练比后者所受课堂训练好。


至于说高中毕业、大学入学之后,如果随机性的找几个智力相当的文科生与几个理科生,规定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备考,考《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指非物理专业、非化学化工专业所用的书);《政治学导论》、《中国简明通史》。(这里的政治学与历史学指货真价实的学问》。我赌理科生胜出的几率更高。


理工科——入门难、精通更难。

文科中的很多专业,如历史、政治学——入门易、精通难。


如果是苛求精通,那么每个专业都很难。如果是”达到非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毕业生的要求“,当然是理工科专业比文科难。(少数的例外就是什么阿拉伯语、德语等等)。

有一种耍流氓的办法就是拿自己专业中的最高深境界去要求别人,中文系提莫言、哲学系提海德格尔、历史系提陈寅恪。。。。这都是耍流氓。除非你本人就是这些行业中很高级的人才,这么说才就不算耍流氓。

当一个二本大学的水平中等的工科生遇到了三十年以后的史学大师,当然是前者不如后者。

当一个相对位置(指在全国同类专业学生中的相对位置)中等的理工科生遇到了相对位置中等的文科生,前者当然有资格觉得在自己在智识上胜过后者(或者说胜过的概率很高了)。



其实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随机性的找一个高中,尤其是非明星高中。你会发现理、化最好的学生在理科班,但是史、哲(指真正的学问而不是高考考的那一套)最好的人在理科班的概率不低于在文科班的概率。

赞同:132创建时间:2014-06-17
评论:92最后更新: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