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见的思维盲区有哪些?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用文艺作品(譬如说《三体》)代替物理学的教材或者论文或者科普作品。

一个三流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要了解物理学,他会搜索关键词“科普”或者“文科物理”,而不是搜索关键词“刘慈欣小说”

几乎所有人(含很多成绩、事业巨牛的人)都曾经用自己很有限的人生经历和文艺作品印象代替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结论。区别就是有些人因为阅历深了或者学了一些心理学社会学就改过来了,有些人一辈子不改。

——————————

根据我的支持者反馈给我的信息,名校里坚决不相信心理学社会学对异性和爱情的描述的男士大有人在。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不信。

非两性关系也是如此,也是在一些话题上很顽固把自己的有限的人生经验或文艺作品体验凌驾于科学研究结论之上。

——————————————

再次跟诸位理工男推荐两个学科:心理学、社会学。

注意,我推荐的是基于经验研究的心理学社会学,就是有规范统计调查的那种。而不是生造名词的玄学。

赞同:277创建时间:2021-10-21
评论:28最后更新: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