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谁更大?

法律与道德不是谁更大谁更小的关系,而是法律是有边界的,有些严重违背道德的事情,法律是不处理的。那些说什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的 答案是错的

我举两个例子:

1、甲去逛超市,心怀侥幸,偷了一包烟,被抓住了。

2、在一个性保守的年代,某男以结婚为口头承诺,对某女始乱终弃,导致某女痛苦不堪、自杀身亡。

案例1,触犯了法律、违背了道德。案例2,不触犯法律,严重违背道德。


再比如说,甲向乙借了10000元。乙出于兄弟情谊且不懂法,到了还款期也不讨要。多年后,乙因为自己急需用钱、向甲追讨,甲拒绝。甲的行为缺德,但是法律可制裁不了他,因为过了追诉期。

——————————————————————————

法律之所以不插手一些道德,原因有多种,譬如说效率问题,如追诉期。譬如说取证难以及很难强制执行,如情感问题。。。。。。用经济学视角来看,法律之所以不管辖一些明显很缺德的行为是因为效率问题,即管了会产生比不管更多的麻烦。再说一遍,法律并不是不计代价追求公义,如果追求公义引起的麻烦比消除的麻烦多,法律就放弃追求公义。所以,立法与司法工作者会故意放过几类特别缺德的人和事。如果你明白国家在追求仁义道德的时候也要讲收益大于成本,就会理解为何法律基本不插手“始乱终弃”这种问题。

总而言之,法律管辖边界的划分基本取决于法律插手的收益、成本的对比(此处的收益、成本请按照广义理解)
————————————————————————————
对于普通的善良小老百姓而言我们一方面要懂得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武器,一方面要懂得法律并不插手所有的严重败德行为。对于法律不管的区域,千万要小心(有些家长反复叮嘱女儿不要被骗色就是因为被骗色法律不管)。

对于道德不好但是懂法的人来说,他可以专门找法律不插手的领域干一些败德的事情,如果被害方行私刑报复,反而是被害方触犯法律。所以在法律管得到与管不到的地方都舍不得伤害别人,才是真善良。有些人觉得中国人很注重私德很傻X,其实不然,在法律不插手的领域还是不伤害人才是真君子,这就是中国人注重私德的原因。

在另一个知乎问答中,很多学法律学傻了的人对行私刑这种行为一脸不屑,而本人对于某些行私刑的个案表示同情。因为有时候甲严重伤害了乙的利益或情感,但是法律不插手,你让乙怎么办呢?

赞同:96创建时间:2016-08-14
评论:24最后更新: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