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好人有好报这句话?

“好人有好报”,当然是错误的,而且错得离谱!

第一、大家所看到的那种“恶有恶报”,往往是肆无忌惮的、没有意义的、无聊的、持续性作恶。这种人不是“恶”,而是“傻”,这种人是因为“傻”才招致不好的下场。

真正聪明的“作恶”,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不要脸、不要良心,而在常态下不作恶,这种人混得很好的几率很大(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总之很多太祖太宗都是这样的)。

第二、善有善报,当然也是错误的。善分两种,一种是善良,另一种是正直。

善良,也许会给当事人带来一些麻烦,也可能带来一些回馈,各有一定的几率。举一个例子,老实巴交、从不伤害女性感情的男人,与一个伤害过女人感情的男人,谁能获得真爱?也许是前者,但也有可能是后者。甚至我们在生活中看见有些花花公子获得真爱若干次,最终走进幸福的婚姻;而有些老实巴交男一辈子都没有获得过女人的真爱,婚姻也不幸福。这显然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诸位看看你周围的朋友,你敢说伤害女人心最少的男人,婚姻就幸福么?你敢说伤害女人心更多的男人,婚姻就不幸么?你敢说伤害男人心最少的女人,婚姻就幸福么?你敢说伤害男人心更多的女人,婚姻就不幸么?

正直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举个例子,假定一个人下决心一辈子不行贿不受贿,此人在政界与商界的前途就比较渺茫了。再举一个例子,极权社会的异议分子,会招致灭顶之灾。还举一个例子,外敌入侵,民族英雄往往先死。

在无神论框架下,“ 好人有好报 ”是极为肤浅的想法。德行与福气不一致,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我们来到人世间,就是面对着一个德行与福气不一致的社会。

————————————————————————

对于广大能力一般般的人,追求现实利益的最佳的道德策略就是随大流。你可以比周围人的道德坏一些,也可以比周围人的道德好一点,但是不要偏离大流太多。


——————————————————————


有网友希望拿出点证据,我就拿一点吧:


1、“《时代报》报道,联邦银行对2013至2015两个财年间,200万名联邦银行客户和185所慈善机构的交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澳洲低收入者平均每年捐款286元(澳元,下同),中等收入者每年的捐款仅为222元,高收入者的捐款则为306元。澳人平均每次会捐献出50元左右,而冬天则是捐款最多的季节。”

toutiao.com/i6195347963

如果考虑到捐赠金额与家庭消费支出之比,在这个样本中,显然是穷人最慷概、中产阶级其次、富人最抠门。反过来说,最慷慨的人最穷、物质生活质量最低。


2、在某国某些历史时期,在出身同样普通的大前提下,坚决不行贿的基层官员升迁的几率就是低,行贿的官员升迁几率就是高。


3、

攫财大亨(下):财富与政治

布拉德福特•德龙|文

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大批财富大亨的出现往往与美国政治的严重腐败紧密相连。”

我可以说美国的有钱人发财之路还算是相对干净的(毕竟美国是清教徒建立的新世界)。但是,即便是美利坚合众国,在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如IT业)兴起之前,不也是心黑脸皮厚的人发财吗?(当然,我承认很多坏人办正事的能力也很强。但是,在当时的美国,光办正事的能力强但是心不黑脸皮不厚依然成不了大事。)

——————————————————————————

提问者可以看看民国年间出版的《厚黑学》

赞同:202创建时间:2016-03-11
评论:22最后更新: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