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外行指导内行」这个现象?外行又是如何成功指导内行的?

外行是可以指导内行的,但是成功的“外行指导内行”是有前提的,前提如下:

一、外行对内行的领域有粗浅的了解,这个了解最好不低于本科生水平。

譬如说,一个外行可以当财政部长,但是他最好把财政学自学到985大学(或211财经名校)财政学专业本科生水平。

二、他有比该行业专家更恢宏、高远的视角。

以发动战争为例,纯粹的将军不宜做主,发动战争的人必须兼通军事与政治,而且对政治水平的要求大于对军事水平的要求。

再比如说,很多经济问题并不单纯是经济学能解决的,还涉及到政治、社会等诸多领域,在纯经济领域钻研颇深而对别的领域一窍不通的人其实不适合当内政的一把手。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就综合考量了好几个学科,一个只懂经济学的人是不会搞出这个成功的住房政策的。

三、外行指导内行的时候,必须清楚哪些事情属于内行办的,自己尽量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去指导细节。同时,也要清楚哪些事情是专业之外的事情,是自己这个一把手必须坚持的,不能够被专家绑架。

——————————————

如果是企业,可以去掉第一条。如果是政府,最好保留第一条。

外行当一把手的时候,达到我说的标准并不容易,需要大智慧。

赞同:123创建时间:2017-04-25
评论:10最后更新: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