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家庭教育负责一大半、学校教育负责一小半。
智力开发:家庭教育负责一大半,学校教育负责一小半。
上面提到的两点,都是人类在很小的时候就定型了,所以家庭教育负责一大半。
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开拓视野的教育、公民教育、思维模式教育等等,学校教育可以扛下一大半责任。
人与人的差异的塑造,有三个阶段:
1、受精卵到出生。
2、出生到六七岁。
3、六七岁之后。
父母对三个阶段都有影响,第一、二个阶段是基本只有父母在影响。而第一、二个阶段,恰恰是基本确立一个人的天赋、道德人格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本质如何,学校基本上无法影响。
学校能够做哪些事?学校更多的是给予受教育者学问、技能、思维层次,让好苗子长成参天大树。
我以道德教育为例。你爹妈决定了你的本质是否具备同情心与正直感。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促使你从更高的层次、更多的视角去思考道德这个议题,学校可以促使一个本质不坏的人更直接更深层次面对道德问题,但是学校无法促使坏人变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