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引起了哪些争议,如何看待?

刘小枫 | 春季学期读康德

“有鉴于此,结束这一讲时,我建议同学们把自己的“自由运用理智”对准康德,思考他的前提和推论。一旦这样做了,你们就会理解,如今的我们为何只知道“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只知道如何“摆脱受监护状态”,却对最为常识性的好/坏、对/错、善/恶、优/劣、公正/不义、高尚/卑鄙的道德区分视而不见,自以为有“独立的良知”,遑论“自由之精神”。”


(以上是刘小枫的原文douban.com/group/topic/


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解决路径为:

解决路径一:好/坏、对/错、善/恶、优/劣、公正/不义、高尚/卑鄙的界定,由权威机构(国家或教会)直接下结论,老百姓(国民或信徒)接受就是了。

解决路径二:好/坏、对/错、善/恶、优/劣、公正/不义、高尚/卑鄙,通过对中学生、(所有专业的)大学生思辨性的教育来进行。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会伤害到国家权威。


路径一,他可能有隐晦表达过,但是不肯直说。

路径二,他不敢说或者不肯说。

于是,他把锅甩给了康德。


刘小枫发现的“却对最为常识性的好/坏、对/错、善/恶、优/劣、公正/不义、高尚/卑鄙的道德区分视而不见”我也在知乎提过啊,我希望采取上面的“解决路径二”,关注我的知友都知道我反复提解决路径二。


————————————————

赞同:42创建时间:2020-07-02
评论:12最后更新: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