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神话英语的重要性。以会计学为例,特大企业会计需要懂英语,而一个小企业会计若精通汉语写成的会计资料,就很牛逼了。很多行业都是如此,从业者连汉语的相关材料都掌握得很不好,你何必对他强调英语。
日本还有那种全公司大部分技术员(甚至所有的技术员)不精通英语,但是创造出举世无双技术的例子。(可以去搜索三鹰光器
三鹰光器 将宇宙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镜)。很多回答声称不懂英语的就会导致这也不行那也不会,甚至沦落为人生卢瑟,这话说得太极端了。
————————————————————
我赞成折中的方案——全国高中生在高考中考英语,但是这张试卷的分数前面要在不同的情况下乘以不同的系数(权重)。例如说,试卷本身的卷面满分为100分,你可以乘以系数1.5,也可以乘以0.5,甚至乘以0。
一、在本科招生中,研究型大学英语权重应该大。非研究生大学英语权重小。大专招生应该基本不看英语成绩。
二、有些专业(如国际贸易)显然要重视英语成绩。有些专业就相反(如中医专业)
三、硕士招生,我赞成学术型硕士招生给予英语较大权重,专业硕士招生给予英语较小权重。
————————————————————
要给那些英语很烂但是专业还不错的人一条生路,让他们回避掉自己的弱点(即英语),多花时间在自己的专业课上。我在前面说过,只要你不追逐前沿,只看懂汉语资料的话一样可以是好的人才。
知乎上的言论主要是被精英把持的,他们很多人从英语中受益,于是大谈特谈英语的重要性,然后就是一堆名校生点赞,把答案顶上去。其实冷静的想一下,想一下广大的不追踪学术前沿的人,想一下不追求国际水准的公司,英语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
大家想问题多想一想折中性的方案,不要走极端。
——————————————————————————————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凡事都是有成本的。有人大谈特谈学英语有很多好处,全然忘记了学英语是有成本的。对于英语天赋很平庸的人,你强调英语就会影响那些专业课还可以的人的被选拨的机会,也会迫使他们花很多本来应该钻研专业的时间来学英语(而且学不会)
对于北清复交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本科阶段记忆一两万个单词,跟老外谈笑风生,不是很难的事情。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苦学英语也就是过个四六级,然后看不懂纽约时报,听不懂VOA,一辈子都记不住一万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