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不喜欢听大道理?

分个类,大道理分为两种:


一、当事人的资源(金钱、身体素质、智商、才华、颜值、意志力等等)已经够了,就差一个明白人讲大道理指引方向。这叫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给他讲的大道理就是“东风”,他听完大道理之后的执行起来并不太费力,没有太脱离舒适区。

举个例子,一个条件优越的男性(有女生喜欢他)在两性领域比较古板,他看了知乎的某些帖子之后,觉得“古板”会害了自己,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两性作风。他特别感谢知乎这些讲两性大道理的人。

再举个例子,一个高考已经考出很高分数、特别聪明也特别勤奋的孩子,他填高考志愿的时候,如果有一位真的很懂的人指方向,他也会感激的。



二、当事人的资源(金钱或者智商或者意志力)很不够,如果他按照大道理执行会严重脱离他的舒适区。在这个前提下,你给他讲的大道理哪怕是对的,他也觉得烦。因为不执行大道理显得他懒惰无能,执行大道理会搞得他浑身不自在、最后还是凸显出他懒惰无能。因为你这种不知好歹的人跟他扯大道理,导致他既不能堂而皇之驳倒你,又不肯执行。于是他就很反感讲道理的人。

你不跟他扯这些令他为难的大道理,他的心态会更悠闲。你跟他讲大道理,是对他悠闲心态的破坏。


—————————————————————————

于是,我们可以归纳出讲大道理的法则。

一、评估对方的资源(金钱、智商、颜值、意志力等等)。如果对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的大道理他去执行不会让他脱离他的舒适区太多,你可以讲大道理。如果对方执行你的大道理会令他脱离舒适区很多,那么这个大道理最好别讲,讲了你大概率不被感激甚至被憎恨。

二、对于已成年听众来说,“意志力”、“勤奋”、“决断力”这一类指标要被视为已经确定的变量、被视为当事人的资源,因为讲大道理不会改变这些指标太多。

————————————————————————

当你看懂了这一则答案,你就明白生活中为啥充斥着“我是真的为了你好反复讲正确的道理,你却嫌我烦”的案例。

注意,只有“点金成金”,没有“点石成金”。意淫自己的道理讲得出色到“点石成金”,那是会倒霉的,因为“石头”会厌恶你居然要他当“金子”的说教。你强行“点石成金”,你觉得你一片苦心,其实本质是你对你的石头听众祥林嫂一般絮叨“你是个石头,你不是金子。你是个石头,你不是金子。”要知道,人家就是很坚定地想当一颗悠哉悠哉的石头啊!

赞同:328创建时间:2022-10-30
评论:20最后更新: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