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精神可以教化吗,教育工作者应从何做起?

可以教化。


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也就是高中、中专阶段废除所有的唱道德高调的课程。用思辨性的办法引导学生探讨网络撕逼的道德话题,譬如说高中生可以上床么?高中生上床的经历应该向未来的配偶坦白么?父母在子女上高中时生二胎需要子女同意么?结婚该不该要彩礼?堕胎合乎道德么?追不到妹子的丑男可以在目睹别人撒狗粮后愤而嫖妓么?应该在领土争议问题上力挺祖国么?。。。。。。。。


多撕几回,就有思辨精神了。


其实,已经有这种课本了,那就是《伦理学与生活》

~~~~~~~~~~

可惜,中国在中学阶段的伦理道德教育,很难鼓励思辨精神的培养。阻力在哪里呢?大家心知肚明,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


政治、经济都可以这么教,但是都是因为同样的阻力而做不成。如果一个中国人富有思辨精神,主要靠他天赋好,其次靠他的阅读经验恰好覆盖了某些书。


当然,也不能过度绝望。中学老师可以把我说的书推荐给学生,毕竟是正规出版物,又不是禁书。


~~~~~~~~~~~

张五常说弗里德曼上课会跟学生辩论,直到一方哑口无言,这也是思辨能力的培养。美国还有些大学的一门课会请学术观点相左的人合上,这也是思辨能力的培养。

赞同:57创建时间:2018-05-24
评论:12最后更新: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