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农村家庭中止子女继续教育的根本原因吗?

楼主的问题是:金钱是农村家庭中止子女继续教育的根本原因吗?

注意:楼主用的词语是“农村家庭”,而不是“贫困家庭”。

农村里确实有一部分家庭是赤贫,但大部分农村家庭可以负担孩子读书的费用(私立念不起,念便宜的公立问题不大)。

农村家庭中止子女继续教育的根本原因说穿了特简单——成绩不好、升不上去。

假设成绩好,中国一大半农村家庭是愿意而且能够让子女继续升学的。

很可惜,知乎中的某些人热衷于搞一些看似很深刻的答案,一看到这一类题目就开始深挖社会因素,洋洋洒洒写很多,就是不写成绩不好。

————————————————————————————————(分界线)


成绩不好有好几种原因:

1、家庭教育环境不好

2、学校不好

3、学生资质不够好。

喜欢深挖社会因素的人,从来不提第3点,即资质不好。不论是城里孩子还是乡下孩子,不继续升学的原因都不应该完全排除资质不好这个因素。

凡弱势者,全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与本人无关。这是知乎一部分人的政治正确。

————————————————————————————————(分界线)


有人提到,如果在成绩特烂的前提下,农村家庭相对城市家庭更容易放弃让孩子读书。这确实是真相,这种差异不能简单斥责为乡下的家长没有远见,这种差异恰恰是含有一定的理性因素:

城市家庭在城市有根基——有住房有人脉,成绩特烂的孩子继续升学毕业了有房(至少有个老房子住)有人脉,不会很差。这一类成绩特烂的学生,父母还是让其升学,他们不一定在乎孩子毕业后挣很多钱,而是注重“体面”。哪怕事先知道读完大学月薪两千、不读大学月薪还是两千,他们还是倾向于读大学。

农村家庭在城市没有根基——无住房无人脉,成绩太烂的农村孩子没有必要很执着于升学了,勉强升学拖累父母。



————————————————————————————————(分界线)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全国农村孩子中的很聪明的娃(比如说聪颖程度百里挑一级别的),大多数还是升大学了。所谓的天资聪颖但是因家贫无力上学的例子当然有,但是比例不会高。能够不让自己百里挑一的娃不继续升学,那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特困家庭才干。总而言之,真正阻挡一个农村孩子没有继续升学的第一原因就是————成绩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


明明应该谈是否继续升学,却被很多人歪曲成了农村孩子是否考分受到教师资源不强的影响,这两个议题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大学门槛如此低的今天,考不上大学,就别过分怪老师了。

赤贫家庭毕竟不是农村家庭的主流,农村孩子中的聪明娃,最多最多也就是本来可以考上一本但是被低劣的教育耽误成上二本。有些人的口气好像因为没钱,无数乡下的有才华的人没有进大学,没那么夸张!凡是能够被所谓的“质量低劣的小地方的老师”耽误得考不上大学的人,我看自身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探讨社会不公不义是好的,但是别把任何个人失败全部往社会推,不要走极端。

赞同:97创建时间:2014-09-01
评论:34最后更新:20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