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失调为什么没有造成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

假设男士甲与女士乙在一家机关单位工作,甲的级别、薪资比乙高两档。但是乙的丈夫是一个社会地位、薪资水平又比甲高两档的人。

甲的太太学历不高,在某私营企业打杂,薪资很低。

也就是说,甲个人的收入大于乙个人的收入。但是甲的家庭收入低于乙的家庭收入一大截。


问题来了

以你的阅历,你觉得甲遇到女同事乙,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比乙高么?从心理上,恐怕是反过来的几率比较大,即乙觉得自己比甲高。

肯定有女生会说她自己没有“妻凭夫贵”的思想,但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妻凭夫贵”的现象是一个“实然”。

——————————————————————

以上仅仅是说心理优势。如果加上“消费流”,那也是女性的消费流(仅仅指花到个人身上的)不低于男性的消费流(仅仅指花到个人身上的)。很多男生为了讨老婆,婚前就开始克扣自己的消费流了。

—————————————————————

还有一个家庭内的地位。谁给对方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有一些(我不是说全部)家庭是男方给女方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我搜集到的信息是,相亲的时候敢公然说自己脾气不好,基本是女方。

————————————————————————

下结论了:

一、如果只看个人的权力、财富、文化成就,中国的男性地位更高。

二、考虑“妻凭夫贵”这件事,一个男士遇到了职级、收入低于自己的女士,不见得有心理优势。

三、考虑到“消费流”与“家庭内部情绪价值”这两件事,女士们未必不如男士过得爽。


相当一部分(不是全部)女性已经从不差的消费流、丈夫(或男友)给自己的情绪价值、妻凭夫贵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没有动力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争取一流。


————————————————————

问:男女比例失调为什么没有造成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

答:男女比例失调(或者大家心理上觉得男女比例失调)给女性肯定会带来好处,这个好处的表现形式没必要一定是显性的社会地位。

赞同:416创建时间:2020-02-19
评论:159最后更新: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