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美德都是本能的对立面吗?是的话能否表示美德的本质是虚伪的?

本能与美德当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与大多数人本能吻合得较好的行为根本不配称之为美德。


我举个例子,诸位是否承认有大量的对父母不好的人对自己生的子女还不错。对子女好比对父母好更符合生物学本能,所以中国再怎么道德沦丧,大部分人非常非常爱自己生出来的仔,根本不用你去提醒他/她(当然,爱的方式可能很不对,那是另一个问题了)。但是,很多爱子女的人对父母不够好,这就是因为爱父母不是一种生物学本能。

——————————————————————————————(分界线)

暂时排名第一的答案说孝顺、坚持等美德与本能没有关系,这是错误的。孝顺、坚持是与本能相悖的。

有太多关于孝顺的道德教化了,有太多关于坚持/勤奋的格言了,这本身就说明孝顺、坚持是违背本能的(至少可以说高程度的孝顺、坚持/勤奋违背本能)。诸位见过人类先贤反复啰嗦强调要爱自己的儿子么?没有吧(至少远远少于要敬老的教化)。因为爱子是本能,没有必要反复教育(需要教育的仅仅是爱子的方式要对)。


————————————————————————————————(分界线)

美德的本质不是虚伪的,至少一部分人的美德的本质不是虚伪的。分界线上面说的本能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是一出生就注定了。而人类中有一部分人(仅仅是一部分人哟)因为先天以及后天的因素中已经变得善良或者正直,而且这种善良或者正直已经内化成他/她人格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人做具备美德的事情是比较自然的,并不勉强。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做好事是沽名钓誉,这是肯定存在的。


———————————————————————————————————(分界线)



真正的、不虚伪的好人与普通人的相同点:该有的本能都差不多,比如说学习时间长了会头晕、比如说看到美女想上她、喜欢动物(包括人类)的幼崽而不是垂老的动物。。。

真正的、不虚伪的好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前者通过一些先天因素乃至后天因素(尤其是早期教育、经历)把善良或者正直的道德内化到自己的人格里边去了,成为自己的另外一种“本能”(打引号的本能)


北大的汪丁丁教授说,善良、正直等品格最迟几岁(三岁还是七岁,我忘记了)就植入一个人内在的人格了,这个岁数就奠定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好坏了。

赞同:39创建时间:2014-10-01
评论:3最后更新: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