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人认为文学书应该少看的观点?

名气大的文学书有很大一部分是理想主义的。就算是总体基调不是理想主义的,也往往会有很理想主义的局部,譬如说在一部基调悲观的书里塑造一个极其理想的女主角。

这类书描述的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应该有的生活)”,而不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实际有的生活)”。年轻人很容易陷进去,不切实际的向往“真正的生活”,但是这种向往基本上会落空。

当然,有人会说,只要读得足够多,也会读到反应人性与社会残酷一面的文学作品。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他读了两本光明的书与两本黑暗的书,他还是会固执觉得光明的书才是真的。这就类似于知乎的答案,走揭示现实残酷这个路子的答案,总是远不如温暖的答案。

沉溺于文学作品的人,可能对现实的反应慢半拍、贻误战机,反而过得不好。

~~~~~~~~~~~~~

总而言之,(理想主义)文学的迷人之处与害人之处都是描绘了“真正的生活”,望诸位能够理智看待。

~~~~~~~~~~~~~

改天写一下为何人类没法过上“真正的生活”,在这里就不写了。

赞同:226创建时间:2018-05-28
评论:47最后更新: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