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不容易看到自身的缺点,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优点,这个可以从网络上流行的“父母皆祸害”谈起。
如果一个人同时在权、钱两项排名都靠后,而且在“学”上没有令人惊艳之处,就可以间接判断他有比较大的缺点。权,权力;钱,收入;学,学问、智慧。(注意,反过来并不成立,在权或钱上混得好,不等于他必然没有比较大的缺点)
很多很多家长在社会上是一个挺失败的人,就是大家戏称的loser。但是,在关于子女的人生的战略决策的干预上,展现出迷之自信。这种迷之自信的根源之一(仅仅是之一)是他们把自己混得不好视为被社会耽误了或者偶然事件,譬如责怪社会风气不好是自己不发财的主因。一旦把责任都推给客观原因,那么就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挺睿智挺老道的。既然自己很睿智,当然就开始理直气壮的指手画脚了。
自省精神特强的中、老年人应该是从自己混得不好中推出自己并不睿智的结论,进而戒慎恐惧、如履薄冰。可惜,自省精神强的人极少。
~~~~~~~~~~~~~~~~~
人看不到自身缺点的表现还有很多,譬如说“我不是不聪明,仅仅是贪玩”、“我还没有拼过努力”、“社会阶层是高考成绩的主因”、“我总是遇到渣男是运气不好”。。。。
很多人为自己开脱的心理特别严重,我在知乎的答案,恐怕有相当比例就是去故意调戏这一类人。
~~~~~~~~~~~~~~~~~~
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一个中学班主任有着上帝一样的全知全能的智慧,而且嘴巴很直接。他会对学生的美与丑、聪与愚、善与恶做出绝对客观的评价,还会私下直接跟学生及其家长说,譬如他会对某学生说“你数学成绩不行的主因是不聪明”,他会对另一个学生说“你骨子里就是热爱撩拨男性,这是你的天性”,他还会对学生说“你追求别人没戏,你外形太差了”。。。我敢说这个班的一大半学生与家长会不堪重负,进而投诉该老师。大部分人是靠某种程度上无视自己缺点才有活着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