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票答案说“所有对人性有深刻洞察的人,都不会有太快乐的童年,。。。这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答案的遣词造句很狡猾。如果有人洞察力强,但是童年比较快乐,那个答主可以说“比较快乐”不是“太快乐”。
当然,我浏览了一下最高票评论区以及其他答案,很多都是集中于童年或者少年时代惨兮兮造就深刻洞察力。其中有一位答主遭遇很不幸、不满二十岁就头发白了。
~~~~~~~~~
小时候遇到的悲惨经历的确有助于促进对人性洞察力的培养。但是,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还有另一个可能,而这一条路径并不需要不幸的童年。没错,童年“比较快乐”但不是“太快乐”的答主来告诉大家多种可能性。(所谓不是“太快乐”,原因与人性恶无关,譬如说翻墙不慎摔一跤跌破膝盖,也会导致童年的我不是“太快乐”。逃课被家长知道了挨训,也会导致童年的我不是“太快乐”。考试考好也会让我不是“太快乐”)
~~~~~~~~~~
每个人都受过关于“是非”或者道德的教育,都会被灌输一些善恶标准。有些人因为先天或者早期教育很好的原因,对善恶很敏感,就好比有人的皮肤对气流变动很敏感一样。这种人,就可以做到在童年比较快乐的前提下对人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对人性傻乎乎的人,是因为他明明看到了自己或者别人的善或者恶,居然不知道。举个例子,正在看答案的你也许有过这种经历,你的朋友甲本人是个好人,甲遇到了坏人乙,乙的坏简直是幼稚得很明显,但是甲居然无动于衷,最后的结局就是甲被坑了。
~~~~~~~~~~
爱因斯坦很小就思考过,如果观测者本人与一束光的速度一样、方向一样,他会看到什么。这就是天赋,爱因斯坦就是可以对自然界很敏感。
如果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高不可攀的神,那你所在的城市肯定有那种“今天下午可以做数学题,真是太爽了”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无力承担高强度思维的孩子。
内心里对善恶很敏感也可以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完全可以不耽误童年幸福而又使得一个人对人性认识深刻。这种人一生就是从小到老拿一把尺子去量自己、量他人,量多了就清楚人性是咋回事了。
有敏锐的识别天赋的人,知乎就有很多呀,其中有人经常跟我交流。
~~~~~~~~~~
还有,这种拿尺子量的过程中并不会产生很多不愉快,因为人性复杂,并不都是恶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经常写一些“现实残酷得令人窒息”的答案。但是,当知乎上的主流都在装逼说“不要考验人性”的时候,我每次都是主张人性可以被考验,而且很多人也的确经受得住适度的考验(注意“适度”二字)
我每次攻击人性恶的时候,都不忘说明确实有些人很好。我经常攻击女性,也攻击男性,但是绝对不肯说“女性都如何不好”或者“男人都经不住(适度的)考验。”
而且我尊敬的人偶尔流露出的人性恶,我也可以马上感受到。我不屑的人的偶尔流露出人性的闪光点,我也是立即察觉到。。。。
我还可以回忆起童年做过的好事以及对别人的伤害,坏事我有些许内疚、好事我有些许骄傲,两两抵消。(做好、坏事的当时我就可以察觉到,然后记住)
~~~~~~~~~~~~
还有,在知乎写答案说自己周围大范围的人都很好,要么是使坏诱导大家,要么是对善恶不敏感(对善恶不敏感,不代表发问者自己不是好人)。
~~~~~~~~~~~
没有天赋的人,请自己去找心理学的书看或者认识心理咨询师,这也会提升你的洞察力。我就认识我所在城市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看了一些书。
没有天赋的人,还可以让自己的朋友圈“五湖四海”,也有帮助。我学生时代的好朋友(是“好朋友”,不是泛泛之交)可以是差异极大的人,差异大到处于道德光谱的两端或者处于学历光谱的两端。
看心理学书籍与广交朋友,会对你有帮助,不会让你过得惨兮兮的。
补充一下,如果你不排斥算命,可以找算命师傅谈一下,让他通过多年积累的案例归纳人性,你也会有极大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