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有三种情况:
1、做学术。
2、当中学老师
3、业余爱好。
如果是业余爱好,人人都可以学,不需要家里有钱。
如果是当中学老师,考进一所不算差的师范大学学,不需要家里很有钱。但是当中学老师薪资不高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要做学术,最好是天资聪颖或者有家学渊源。前面有人说过了,如果考不进最牛的历史系,就最好打消搞学术的念头。这首先是一个聪颖程度的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
——————————————————————(分界线,下面是关键,高中生看懂了终身受益)
为什么特别强调学历史要聪颖呢?是不是历史学特别难呢?其实历史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反而比某些实用性专业(如计算机、会计、临床医学等)在本科阶段的课程简单多了,问题就出在这个行当的市场容量小。
你在全国历史学本科生中历史天赋排名第五百,还不如在全国计算机本科生中计算机天赋排名第两千。所以中学生不要随便因为自己“文科相对比理科好”就进入文科,你还没有计算不同行当的市场容量。有些情况下,一个人明明是文科才能高于其理工科才能,也应该进入理工科。
当你进入市场容量小的专业,不管知识体系本身难不难,你都必须足够聪明才能真正在专业圈子里立足并致富。
反过来,如果你进入市场容量特别大的专业(如XX工程),念完大专(两三百分就可以上大专了)都有工作(指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薪资有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