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根据我对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的人的了解,的确有这个趋势。
19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谈恋爱已经是多半会上床。但是,这个时代出生的人默认处男必定可以要求娶处女。
在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出生的人之中,已经开始有人在网上打压处男的处女情结了,知乎就有。
~~~~~~~~~~~~~
根据我看过的海量的情感类杂志,在1990年代早期的杂志上,还会有文章描述一个男性谈恋爱没有轻易与女方发生性关系,“发乎情止乎礼”,(男性的)作者觉得很骄傲。在1990年代中、后期,这种文章基本消失了,中国所有的纸质媒体开始默认不应该有婚前贞操这回事。
1990年中期,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进城,所谓的“淳朴贞洁”的乡下少女已经不存在。注意,我不是说某一个具体的农村女孩不守贞洁,而是说农村年轻女孩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保守了。性道德的变迁与经济进程有关,经济模式大力促成了人们的性观念更前卫。
~~~~~~~~~~~~~~
我必须要说几点:
一、我看过海量的情感类杂志,但是我也看过海量的高大上的杂志,譬如说1980年代出版的文学期刊。大家不要觉得我把精力都拿去研究两性关系了。
二、这种看海量情感杂志的“无聊”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我早就已经不看那种杂志了。
三、有些家长极其严格的督导子女交正经朋友、看正经杂志,是错误的。我感谢我的父母允许我在小朋友阶段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而且从来不管制我跟什么人来往。青少年时期看书与交友的同质化,可能会产生出一个成绩好但是傻乎乎不懂社会的人。
~~~~~~~~~~~~~~~
最后的结论就是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半开放半保守社会
一、开放的一面体现在婚前性行为是主流,大多数男性放弃了与处女结婚的念头。还有一批人(男女都有)主动打压处女情结,甚至是打压处男的处女情结
二、保守的一面体现在
1、中国中学男生与大学男生的处男率还是比欧洲高很多。当然,中国中学女生与大学女生的处女率也是比欧洲高很多。
2、中国人只接受恋爱、婚姻之下的性,对于其他途径的性行为的鄙视程度很高。
3、中国人结婚欲很高、离婚率低,对离异人士与离异家庭子女的歧视比欧洲重很多。
半开放半保守的社会对于一国男性中保守程度较高的人非常不利,这群男性往往自己是处男,然后发现社会舆论要求他们娶妻不要计较贞洁问题。保守男如果投胎到沙特,大家都娶处女;保守男如果投胎到法国,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告别处男身;保守男如果投胎到中国,那可以算是最坏的投胎。
说中国是保守男的地狱,一点也不过分。我的很多男性关注者被这种半开放半保守的社会形态害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