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日剧(还有韩剧)里面蕴含的文化与我们自己的文化更接近,所谓“儒家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是成立的。
中国的美剧迷即便有一定英语水平,大多数也无法理解英美文化的细腻微妙之处。中国的日剧迷即便日语水平为零,也能够理解日本文化中的细腻微妙之处(至少能理解一部分吧)。
日剧《民王》,才播放了五集,就出现了“管鲍之交”、“浑泪斩马谡”等中国典故,再加上什么“义理人情”这类的说法,中国人就更亲切了。还有日剧《小梅医生》,前方在打“大东亚战争”,后方学校上国文课在教杜甫的诗。(韩剧也是如此,我至少两次在韩剧里看到孔子曰孟子曰的对白)
再举个例子,最近某部日剧还有这种情节——父母对自己的已婚子女说羡慕同龄人抱上孙子了,以此暗示儿子儿媳加油生娃。中国人看到这种情节是不是很熟悉?
中日文化的差异如果是5分的话,那中美文化的差异是50分。这就决定了并不精通英美文化的中国人在选择亲情剧、爱情剧的时候,还是要在日剧(韩剧)中找。除非一个中国人年纪较小就去英美读书并且混入白人圈子,否则这个中国人对于美剧中的感情的细腻之处的领悟力就是比不过他对日韩剧的领悟力(当然,前提是他既看美剧也看日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区出现一堆认为中美文化差异小于中日文化差异的,真是笑死人了。随便举几个例子反驳你们一下:
一、美国总统会引用《圣经》,日本首相会引用《周易》
二、日本最大的信仰就是佛教,美国最大的信仰是基督教。如果一个中国人无任何宗教信仰而且不刻意去看书,显然是对佛教的熟悉要大于对基督教的熟悉程度。
三、婚恋文化。如何看待国内缺少的 Dating 行为?美国的约会文化是怎样的? - 美国文化 - 知乎
四、饮食文化。中日之间虽然差异也很大,但起码都是用筷子吃大米饭。
五、对待非婚生子的态度,中日更接近。
六、音乐。被翻唱成中文并在中国走红,显然还是日语歌成功的例子多。
七、萌文化
八、举一个医疗剧的例子。在美剧《豪斯医生》中,频繁出现豪斯医生质疑病人吸毒,而且病人还往往真的吸毒。中日韩三国的医疗剧就不是这样的
九、最近很红的美剧《西部世界》,里边的人物对白会引用莎士比亚等英语世界文豪的佳句。日剧《小梅医生》中有杜甫的诗,日剧《民王》中有来自中国的成语。对于那种日语零基础、英语恰好过四、六级的人,当然是对日剧中的引经据典更熟悉。
十、日本有关于诸葛亮的歌曲《星落秋风五丈原》,美国有关于诸葛亮或者古代中国名人的歌曲么?
。。。。。。
还有人扯“现代一二线现代中国人更和美国人生活方式相似度要高”,请问阁下听说过上海市人民公园相亲角么?你敢说上海人的这一行为真的与美国人生活方式相似度更高?本人看日剧的量与看美剧的量差不多,我还真是在日剧中看到更多的相亲场面。
评论区的反驳者虽多,但是一个对比的例子都没有,只会在评论区拼命丢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并不是说你作为中国人就体会不到美剧的细腻之处,也不是说你可以体会到日剧的所有的细腻之处。而是说对于多数国人来说,显然是看日剧体会到得细腻之处会多一点(当然,前提是他既看美剧也看日剧)。
我们在生活中与别人互动最细腻、最能反映一国文化的关系,肯定会包括父子、恋人、夫妻、青少年时期的朋友、婆媳(往往是猜忌性的细腻,负面的细腻)。也就是说,你要问自己更能理解日剧中这些关系的互动,还是更能理解美剧中这些关系的互动。
我们以青春剧为例,日剧有《对不起,青春》,韩剧有《请回答1988》,美剧有——请你自己随便找一部。然后请你都看完,我还真不信你更能理解美剧(前提是你的价值观形成期是在我国读书而且不是国际学校)。
看青春剧是个很好的试验,如果你看日韩美三国青春剧的时候,无法做到对美国青春剧最亲切,那你以为你(相对于日、韩剧来说)能get到很多美剧细腻之处只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