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一个自创的评价体系,凡是类似的多科型大学的PK问题,就对比三个指标:
一、计算机领域就业竞争力(权重百分之三十)
二、金融领域就业竞争力(权重百分之三十)
三、校友捐款除以学校规模(权重百分之四十)
~~~~~~~~~~~~~~~~~~
立志攀登学术高峰的人不要看这个庸俗的答案。
对于不做科研的人,我给的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所大学货真价实的质量。即便你读的并不是这所大学的金融或计算机专业,也可以用这个评价体系去衡量。
备注:此答案不适用于XX电影学院、XX财经大学等非综合性大学。
~~~~~~~~~~~~~~~~~~~~~
上面的权重纯属胡说八道,你自己可以调整。简单的讲,就是两点:
一、最舍得发钱的行业的雇主喜欢用哪所大学的毕业生。出钱很多的雇主自然会对毕业生的质量很挑剔,这些雇主心里的排行榜一般会比较准的。
二、哪所大学制造的富人多而且对母校有感情。这一项得分高的大学,毕业生在赚钱方面能达到的上限高。
每次我看到一帮不做学术的人一本正经从科研经费、论文产出的角度来为自己母校辩护就觉得可笑。不做学术的人的出路就是被公司雇佣与开公司雇佣别人,难道不是看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