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国瑜在高雄市爆出冷门?

很多年前,我曾经问一个体制内的长辈,有没有执政党的上级领导力推的人在党代会或人代会投票通不过的。她告诉我说,曾经有上级力推的副职候选人因为票数不够而落选的尴尬局面,结局就是该候选人不得不另外安排工作。也就是说,即便是中国大陆的体制,也不能确保领导看中的人百分之一百成功上垒,还是有一点点不确定性。


台湾、美国的那种体制(民众直选行政长官),不确定性更是放大无数倍。民选国家的XX市老市民经常不知道他们市在一年后的选举会选出谁。民主的特点之一就是谁能够当选是不可控的。一旦开放选举,大家不知道什么社会情绪会发酵、什么社会力量被动员、什么人物会出马竞选。


看到本答案的人,你知道你家乡或者工作地隐藏着什么社会情绪么?潜藏着什么力量么?有哪些人有政治企图心而且有那个能量么?我敢跟你打赌,你在一个城市生活十几年、二十几年都不可能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我国大陆某内陆省份曾经在某乡镇试点,开放某职位给社会人士竞争,消息一经放出,各路“牛鬼蛇神”纷纷出山,譬如说该镇在沿海省份发财的企业家就回乡参选。


假设中国一个十八线小县城开放县长选举,你会看到成功企业家、退伍军人、牛津大学的博士。。。。。。各路你意想不到的人马出现。其中谁能当选,是你不知道的。


有些国家不办民选,原因之一就是对这种不可控极其忧虑。不可控包括潜在社会力量的被动员、潜在社会情绪的发酵、“不明来历”的人成功上位。这种高度不可控对已经在位的政治势力是巨大的伤害。

~~~~~~~~~~~~~~~~~

评论区所有的驳斥只应该驳斥答案的本意(最好是驳斥我说过的原话),不要吃饱了撑的先自以为是引申、然后驳斥一个不存在的靶子。过度解读的评论有可能被删除。

赞同:158创建时间:2018-11-18
评论:55最后更新: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