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出一个公式,那就是:进化心理学机制+政策+文化+经济人口形势=两性关系模式(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以后谁用这个公式都要提一下来自知乎某答案)
根据进化心理学,男性本来就应该贡献物质。但是,有些族群的政策、文化、经济人口形势冲淡了男性的负担,有些群体的政策、文化、经济人口形式加强了男性的负担。很遗憾,中国在政策、文化、经济人口形势三大领域全部加强了男性的负担。说夸张一些,单纯就两性关系来说,中国男性属于比较倒霉的群体。
进化心理学那一套,我就不说了。以下围绕政策、文化、经济人口形势三大领域展开:
——————————————————————————————
一、关于“性产业”的严厉政策
假设今天晚上有一千个日本的未婚男性公务员突发奇想,非常渴望看看异性的裸体,而且希望绝对合法,怎么办?当然是去俱乐部看表演,不用担心被警察大哥抓住进而被解除公职。
假设今天晚上有一千个中国的未婚男性公务员突发奇想,非常渴望看看异性的裸体,而且希望绝对合法,怎么办?其中有极少数帅哥可以约炮,剩下大部分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老老实实谈恋爱追女孩子。
。。。。。。。。
中国比较严格的执法环境使得未婚男性要获得性,无论是性交还是更软性、边缘的性,几乎唯一的合法方式就是谈恋爱追女孩子。
有人说中国男性可以学日本男性抵制婚姻,但是,日本四十岁无钱无权无颜值单身男与中国四十岁无钱无权无颜值单身男获得性(不一定是性交,也可以仅仅是看看异性的裸体)的难度小太多太多了。
中国的政策在客观上使得中国恪守合法方式的普通男性不得不通过恋爱、结婚解决性问题。
——————————————————————————
二、无比重视子女的文化
如何看待高考结束后,出现离婚潮?中国人文化中关于子女有几点:
1、非常渴望有自己的孩子,男性更严重
2、老人非常渴望有孙辈,男性的父母更严重
3、已婚有娃人士对子女非常好
这三点使得中国高结婚率、低离婚率。我很早就说过这个观点,前不久谢宇(超级学术大牛)团队的调查基本印证了我的观点(当然,所谓的“我的观点”其实也不是我原创,很多人都说过)
这种文化会使得中国男性及其家长非常渴望结婚,而且轻易不离婚。
——————————————————————
三、经济人口形势
1、基尼系数高
2、财富而非收入的基尼系数更高
3、男女比例失调。当然,也有朋友指出其实不失调。我不管是不是真的失调,反正广大人民相信失调。
这种经济人口形势会刺激女性及其家长看重男方的家境。还有,这种经济人口形势使得男性更倾向于通过互相拆台来竞争女性(这一点很重要)。
——————————————————————
最后讲一个寓言(请勿对号入座)
一套产品包括A、B、C、D、E五小件,这一套产品在外国可以卖八万美金。
1、中国的政策及其文化使得中国顾客格外看重这一套产品中的A、B两项,而且这种格外看重被卖家看破了。于是,卖家提出这一套产品卖二十万美金而且趁势降低了C、D、E的质量。
2、中国顾客中的穷人企图杀个价,但是顾客中的不太穷的人开始拆台,他们开始主动喊二十万美元不贵。。。。。
3、开始有传言说这一套产品货源紧张
最后的结局就是中国顾客买这套产品要出二十万美金而且C、D、E三项质量差,时间长了,中国的顾客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命运。直到一个叫做“城市猎人”的人看破了并归纳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