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一线和三四线城市的精神物质生活差距到底是缩小了还是更大了?

只说精神生活。 对于牛人来说,当然是缩小了。我就在网上发现过住在十八线小地方,每年看上百部艺术电影、听很多张外语唱片的人。

如果没有互联网与快递,此人根本就没法搞到那些东西。

~~~~~~~~~~~~~~~

网上有如下服务:

一、提供纽约时报等各大英文媒体畅销书排行榜的电子书

二、提供最新的英文报刊杂志的电子版

三、提供美国名校学术数据库的接口

四、提供某省图书馆所有书籍的复印版

五、YouTube提供很多电视台的直播服务

。。。。。。。。。。


~~~~~~~~~~~~~~~~~~~~

不怕你住在十八线小地方,就怕你水平差、看不懂。只要你英语好、专业好,住在农村也可以看CNS论文的。

当然,档次比较接近的人,肯定是住在一线城市好,因为名校、名剧团、知名媒体都在一线城市。

很多高票答案说一线城市孩子与乡下孩子的精神生活差距拉大了,这是事实,不过他们归因错误。首要原因是一线城市的父母文化水准高、经济层面也混得好,父母影响子女、同学互相影响,就造成了这个现象。

如果一对县城的名校大学生父母与一对北京的没有读过大学的个体户父母各自生育了一个孩子,而且两家孩子天赋相当、均为中等,我还是觉得前者的子女文化品位会更好。在当今社会,制约孩子看啥书的因素已经不是买不买得到了,而是有没有人熏陶他。

互联网与快递的时代,打破了乡下“买不到”的制约。但是,当下也是一个牛人、猛人纷纷向大城市移动的时代,所以乡下有大见识的父母的比例越来越低了,使得乡下人的子女显得不行了。

赞同:112创建时间:2018-08-09
评论:10最后更新: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