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的通识必修课?

我支持其他答案,我觉得某些学校的通识教育就是个垃圾。我提出一个激进的通识课方案,提供给苏享茂的母校以及同类型的大学(也就是男女比例失调的工科名校)参考。(注意:我不评价苏这个人的好坏)

生源前五十名的大学可以用,生源不行的就别学了。

——————————————————

老师亲授而且考试的通识课只有两门:

一、西方哲学一百二十节(三分之一康德、三分之一黑格尔、三分之一分析哲学)

二、心理学一百二十节(三分之一普通心理学、三分之一进化心理学、三分之一其他)


然后开一个特别短的涉及各科书单发给学生:涉及宗教、中国哲学、经济学、企业管理、历史等。其中有的考试、有的不考,考试科目不多。


————————————————————

在生源前五十名的工科大学,两门课应该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认真听,会极大地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当然,我有私心,这两门课的组合是田园女权的噩梦。)

要给聪明的工科生看一看世界上居然还有不用数学符号的科目(分析哲学会用到)可以让他们的脑袋受到极大冲击,脑子被狠狠冲击了,就不敢吐槽是“水课”了。

赞同:144创建时间:2020-07-14
评论:47最后更新: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