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龙应台在知乎得到的评价不高?

因为知乎对龙应台太苛刻了,所以她得到的评价不高。

有人指望她是学问家,发现她不严谨,进而失望贬低她。有人指望她是大思想家,发现她不深刻,进而失望看低她。

其实,她只是个特别善于“以小见大”讲情怀的作家,在这一点,我觉得她做得很不错。我压根就不指望她是学问家、思想家,反而对她评价很好。(类似的例子是高晓松的“晓说”,我在知乎是给予好评的,我才懒得去计较高晓松不严谨不专业)

——————————————

龙应台最近几年反复拿出来说的“情怀”之一就是————倾听,倾听你所厌恶的阵营的声音,倾听失败者的声音。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一、你认识四人帮“余孽”,并倾听他们从他们的视角讲文革么?

二、你认识台独分子,并倾听他们用“以情动人”的方式娓娓道来讲他和他的家族的心路历程么?

三、你看过所谓的港独分子在2014年与港府官员对谈的文字稿么?

龙应台把“倾听”拉高到中华民族大和解的高度,我认为并不过分。听多了,你就变温柔多元了,你会觉得一个台独分子也可能是个正直善良的好人,你会觉得原来四人帮“余孽”居然还可以是一个正直的共产主义战士,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党员更有党性。。。

龙应台“贩卖”的情怀乍一看很简单,但是,你做得到么?我觉得绝大部分人做不到。做不到就谦卑一点嘛!

而且,评价公众人物还是要以看他的长处为主,而不是抓到了其短处就沾沾自喜。就龙应台而言,你用考据式的心态盯着她,她一出知识性错误你就失望,那是你有问题,你的这种有害的心态导致你没有捕捉到她最大的闪光点,她出了低级错误还是大名人,而你却没有成长。

—————————————————

当然,龙应台也应该倾听为何大陆人那么喜欢“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也许我应该在facebook转一篇文章告诉她这首歌其实意境很高远。

——————————————————

不要在评论区用我已经知道的理由骂人,譬如说大骂龙应台,理由是不严谨、有双标之嫌。本答案已经点出她的问题了,就不劳烦你重复了(而且是谩骂式重复)

——————————————————

最后提点一下冥顽不灵的人,告诉你们职业学者、思想家、作家的区别。

职业学者——严谨、重视逻辑与论据,切入点多半比较小。

思想家——宏大、深刻,可能片面、不严谨

作家——文笔好,善于把观点融进他制造的意境或意像中,而不是干巴巴的丢出论点与论据。所谓“文以载道”,对作家来说,是“文”在先。所谓“文”,就是鲜活、生动、有感染力。作家的观点本身,只要达到二、三流就够了,关键看他怎么讲故事或营造意境。

把一个观点与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复杂性联系起来,就是龙应台这类人干的事,明白了么?这就是为何知乎上一堆人称龙应台浅薄但是却无法替代她的原因。

——————————

知乎上有人是读政治学的,喜欢严谨的朋友去看他们开的书单。

赞同:337创建时间:2017-08-24
评论:97最后更新: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