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完哪些单词书,就能够无阻碍刷 Quora、看懂英文报刊文章?

只懂汉语的人会有一个极错误的观点,这个错误的观点是从我们的母语阅读中得来的:


如果一个人平时阅读的中文杂志是《财经》、《财新周刊》,甚至是《读书》。我们会觉得这个人阅读《男人装》、《娱乐周刊》肯定会没啥障碍。


如果一个人平时阅读的中文杂志居然是《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等学术期刊,我们就更觉得他阅读中文通俗小说没问题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肯定觉得能看懂雅致或高深中文杂志的人,看通俗中文内容会更容易、更快。你的这个观点没问题,完全符合事实!

~~~~~~~~~~~~~~~~

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观点套在学习英语的中国人看英文上,那就大错特错了。举个例子,英文版的《剑桥中国史》与《GQ》杂志谁更难理解?我觉得是后者。前者是学术书,后者是生活类杂志,但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后者更难。

《纽约时报》与《花花公子》谁更难?其实也是后者(对中国人来说)更难。(《花花公子》是有雅有俗,它俗的那些内容也不好懂)

~~~~~~~~~~~~~~~~

只要你读过多种题材的英文,就会惊奇的发现两点:

一、有些英美国家常见的畅销杂志或小说读起来短则十秒钟、长则三十秒钟就必定会出现《牛津高阶》都未必收录的词语或短语。

二、所谓的“俗”的杂志或其他通俗读物原来有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更难懂。你能看懂你所在专业的顶级学术期刊不等于你英语阅读过关。


~~~~~~~~~~~~~~~~~~

英语是这样一种语言—————当你背完GRE单词,很兴奋的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大致看懂英文版《剑桥中国史》或者《牛津哲学史》,你开始遐想自己攻克英语阅读指日可待。

随便拿一本英文生活或娱乐类杂志就可以击垮你的自信,让你意识到万里长征才刚开始呢!

这一门语言有海量的单词及词组,简直是恶魔一样的存在!!!

~~~~~~~~~~~~~~~~~

对本答主观点不服气的人,可以同时看《经济学人》、《GQ》、《纽约客》,多看几期,看了你也许就有冲动达到《牛津高阶》或者《朗文当代》的单词及词组量了。


那些扬言不需要达到词典级单词量的人,一定是没看几本英语杂志。反过来,看不同领域(非学术)英语杂志都很溜的人,他的单词及词汇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牛津高阶》的程度了。


《朗文当代高级词典 英英 英汉双解》第三版里有一篇名为《英语新词不断涌现》的文章,里面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至少掌握5万个英语单词。。。最理想的是,英语学习者能够掌握这个数量的词语才能书写和谈论他们可能涉及的各话题。”《牛津高阶》或者《朗文当代》的主词条也就三万多、四万多,所以这类词典上的单词与词组属于有志于搞定通俗类英语阅读的人最终要都认得的。


~~~~~~~~~~~~~~

多数中国人英语水平低劣的终极奥秘之一由我这个英语学渣来揭开,也真是稀奇。可能英语大神都在搞英语培训,他们担心一旦揭穿真相,广大已成年的白领就被打击得不愿意掏钱上课了吧。培训机构当然是说不需要记住海量单词、被他们培训一年就掌握英语咯。


只有我这种不利用知乎发财、泡妞的人最喜欢说大实话了,无欲则刚嘛!


~~~~~~~~~~~~~~~

我看了看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没一会儿就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injera,此单词超出《牛津高阶》与《朗文当代》,意思是“画眉草面包(埃塞俄比亚发酵白面包)”。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再过一百年,英语里的名词会猛增,我估计我们的后代不记十万个单词、三万个词组,都不好意思看英文杂志。


还是汉语好,至少大家一看就知道是用来吃的面包。

赞同:2604创建时间:2018-03-22
评论:348最后更新: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