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处一:
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公开宣扬而且可以写清楚的知识,另一种是无法公开宣扬或者无法写清楚的知识。无法公开宣扬的知识有如何进行官商勾结、如何与税务局作斗争等,无法写清楚的知识有如何系鞋带。
沉溺于读书,会使得一个人对于第一种知识懂得很多,对于第二种知识懂得很少(或者虽然懂一点但是不知道如何执行)
这里涉及到知识论的问题,酷爱读书的人应该明白有哪些知识与技能是不容易在公开出版物上找到的,但是有些读书人误以为什么事都在书里边。有些学习能力很强的人的世俗成就远不如学习能力不强的人,问题可能就是出在这里。
坏处二:
书籍总的来说是劝人向善的,太现实甚至阴损的东西一般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写在书本上。读书太多有可能使得一个人趋向理想主义、很迂腐,坏的东西不够多。
当然,我不认为多读几本书就变好人了。我只是说,太爱读书容易加重一个人迂腐的倾向。
迂腐是取得世俗成就的大敌。有些迂腐的人取得不小的世俗成就,那是因为他智商甩一般人几条街才导致成事,这个代价一般人付不起。
坏处三:
读书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无知产生无力感、羞愧感甚至恐慌感,可能严重削弱执行力。我见过英语水准特别垃圾的人创办英语培训机构而且成功盈利的例子,我也见过英语好很多的人发愁去哪里赚钱的。当你的英语水准处于比学渣好但是又不是很好的时候,你会觉得在浩瀚的英语面前,根本没资格办英语培训机构,你还要再花十年修炼英语,但是等你的英语修炼好了,英语学渣的培训机构可能早就为他赚下好几套大房子了。
坏处四:
读书终究是一项孤独的事情,而不是与活人交流,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度读书可能带来人际交往方面练习不够多。如果把成功者分为“统帅型”与“谋士型”,读书越多就可能越把你往“谋士型”这个方向推,而不是往“统帅型”这个方向推。
坏处五:
爱读书的人有很高的几率重视了渊博、忽视了精深;重视了宏大的知识(例如美国政治制度)、忽视了细小实用的知识(例如做好一道菜、开好一个小店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知美国大选,就是不知道怎么赚大钱买大房。
坏处六:
相对于实践而言,读书无法帮助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你把人类战争史读十遍,体验无数次想象中的战场硝烟,承受的压力还不如一个开小店的生意人的压力。读书(尤其是读难度不大的书)的本质是休闲,休闲当然不能帮你磨练心性。
————————————————————————
插一句题外话,美利坚合众国的白人学生除了研究生阶段之外,相对中国学生更重视社交与集体项目的体育,未尝没有道理。除了极少数几类职业,大部分职业的从业人员太爱读书可能反而坏事。学生时代重视社交与体育可以在相当程度避免书呆子的懦弱、迂腐、傻里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