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以提问者的年纪来看,与提问者同龄的所谓的穷人的孩子并没有干过很重的农活。
穷人子弟普遍比富人子弟学习更刻苦是有必要条件的,这个必要条件是穷人子弟很累,如种地、修水利工程等,然后父母老师才可以对他说读好书就不必太累了。
在很早以前,中国的穷人子弟是很累的,而有钱人子弟不累。
当下的中国是反过来的。帝都魔都金融业白领的儿女周末报考英语班、绘画班、国学班。。。乡下留守儿童到了周末就可以开心的玩耍了,不干农活也不报班。
———————————
并不是物质越匮乏就越能吃苦,而是以前习惯了很累的生活会使得现在吃苦的能力加强。
最近几年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为何农家子弟高考越来越不行了,原因有多个。原因之一就是过去的乡下孩子干过重体力活而目前的乡下孩子并没有干什么活,穷但是过得相对悠闲自在。
具体的说,广州市的小孩子比广东省乡下留守儿童苦,成都市的小孩子比四川省乡下留守儿童苦,长沙市的小孩子比湖南省乡下留守儿童苦。。。。。(这里的苦特指繁忙的劳心或劳力,不是指物质享受差)
——————————
我发现有人看不懂答案,本答案回答了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即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即很早的穷人家庭出来的大、中学生比当前农村背景的大、中学生要勤奋,因为早期农村孩子吃过苦)
目前最高赞那种答案无法解释纵向的差异,也就是无法解释很早期的农村大、中学生很勤奋。根据他的逻辑,早期的农村大、中学生应该很懒才对。
还有,如果留守儿童的家长翻知乎看到了我的答案,他是可以想办法的,譬如加紧督促老家的留守老人与留守孩子在周末不要太闲散了(不一定有效,但是可以试一试),譬如想法子回乡打工与孩子一起成长(不一定可以实现,但可以试一试)。留守儿童家长看了最高赞答案之后,恐怕除了迷茫就是迷茫。
不得不说知乎有些人对“心理安慰剂式答案”的渴求真是强。
有人在评论区说本答案用一千字阐述观点,两百字攻击别人。真相是有一个别人的答案早就明示我的观点很恶毒了,恶毒到他咬牙切齿、流泪。别人说我人品有问题、对我恨意满满,我说别人解释力不够,我已经很和气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