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逐渐形成的男女观念对立现象对社会发展有何益处?

我觉得从长远爱看对中国社会是有益处的,我要用一点黑格尔的逻辑学来说明这个问题。当然,用得很粗浅,见笑了。

第一个阶段:解放前以及解放后的前四十多年。

女性处于被压制方,所以在丈夫与妻子的博弈中,男方是占优势的。譬如说,解放前结婚的夫妇,家庭暴力的比例不低,解放后照打不误。再譬如说,男女双方谈恋爱要是OOXX了,女方不得不嫁。最后还举一个例子,这个阶段女方非常害怕离婚,觉得这是很羞耻的事情。。。

因为我从小就是那种很喜欢找不同类型的人聊天的人,所以我对于老一辈、老老一辈、老老老一辈的事情知道得比一般同龄人多一些。

我是一个公正的人,我不能昧良心说中国女性在任何阶段都是骑在男人头上的。



第二个阶段: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人口大流动到今天(未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个时期社会有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高考扩招、出生性别比失衡。。。。。。

整个社会开始检讨男权、指责男性对女性搞双标。。。。。。女性的声势开始抬头。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处境开始比第一个阶段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譬如说女性的大学入学率不比男性低了,譬如说男性和女性都给男性植入“绝对不要打老婆”的思想钢印了,譬如说女性敢于提离婚了乃至于离婚一大半是女性提的。。。。。。。

2005-2006年,男性自杀率开始反超女性自杀率。2015年的统计,农村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1.3倍左右。

————————————————————————

美好的故事是不是应该结束在上面提到的第二阶段?当然不是,黑格尔哲学喜欢搞否定之否定、正反合,还缺一个第三阶段。

如果说在第一个阶段充分暴露出男性或者中国男性的缺陷,那么第二个阶段发展到今天就充分暴露出女性或者中国女性的缺陷。

譬如说,在第一个阶段大家觉得男人野蛮霸道敢打人,女人柔弱可怜被人欺。但是,今天人们发现校园暴力中女生比男生更活跃,女同性恋伴侣互殴不比男同性恋伴侣少,女性打丈夫并不比男性打妻子少很多。。。。。。闹了半天,女人面对弱者的施暴心也不差呀。

譬如说,第一个阶段是男性赤裸裸对女性搞双标,到了今天女性针对男性的双标层出不穷。女人包家务的案例的评论区是“女人不是保姆”,男人包家务的评论区是“姐姐你一定很优秀吧所以你老公这么爱你”;男人主动提分手的评论区是”渣男“,女人主动提分手的评论区”干得好,飒”。

————————————————————————

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合在一起,暴露了——人(无论男女)真不是好东西。男人不被植入思想钢印、不被社会约束,就会向下堕落;女人不被植入思想钢印、不被社会约束,也会向下沉沦。男人与女人,真是天生一对的烂货(整体上如此)!

——————————————————————————

因为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把男人与女人的不良德性暴露无遗。于是,我们要迈向男女之间公平正义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到底是男女一起“向上”,还是一起“摆烂”以构成恐怖平衡,还不得而知。我觉得如果“塔”不肯拨乱反正的话,我本人愿意为推动男女互相达成恐怖平衡贡献绵薄之力。

赞同:435创建时间:2021-09-13
评论:92最后更新: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