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评论区要求我谈谈天赋,我就谈一下。
有些人把天赋理解为先天的。。。。一些因素,这是对的,符合教科书。但是,很多人开始了耍赖模式:
首先,他自称天赋是不错的。但是,因为家境不好或者来自小地方或者老师无能,所以天赋被耽误了。最后的结论就是,他不行不能怪天赋不好而是怪环境坑了他。
知乎就大专老师写过答案,说她的学生有好多个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上清北,只不过因为不肯努力才上大专的。
如果你紧紧扣住“先天”,那大家都可以耍赖皮说自己是被环境耽误的高手。因为大家从零岁到十八岁的环境大多不完美而且往往是很不完美,尤其是艺术类。
问题是有人在很不完美的环境中杀出重围了。譬如说张艺谋,譬如说有些山区家庭出身的博士。
我提倡把“天赋”理解为你目前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性格特点。
我的定义是错的,但是可操作,免得大家耍赖。
举个例子,你自己吹嘘自己有甲领域的天赋,麻烦你马上开始试,一次不行两次,一共试五六次。如果还是不能体会到精妙之处而且不肯钻研下去,你就承认自己天赋不行吧。
纯理论的有数学、外语、哲学。。。实践性强的有烹饪、电工、做小生意。。。
“有天赋”的特征是试过之后乐此不疲,譬如说,我鼓吹读哲学,有的朋友读了、觉得精妙、花钱再买书。。这就算小有天赋了。
-----------------------------
如果你已经三四十岁了,不要求你成名成家发大财,你至少要做到在一个领域乐此不疲而且十年后做到在业余选手中比较厉害。否则就别吹自己有天赋但是被环境耽误了。
如果你还年轻,譬如说你觉得你是天赋与清北生一个级别的大专在读生,那就考个211大学研究生吧(这个要求已经降到很低了),而且硕士阶段让师友夸你专业厉害。
如果不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完全可以把我自己的先天的智力与性格缺陷告诉大家,而不是自己谎称是被环境耽误的高人。换言之,我早就对亲人与密友公布过自己的先天缺陷了。
我很看不起死要面子的把一切都推给环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