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看过一本十几天背完GRE单词的书,然而,我还是没有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背完GRE单词。
如果那本书的方法可以被推广而且对所有的大学生有效,各所大学的英语系老师应该推广那本书,使得四、六级通过率在所有的大学都不低于九成。
然而,四、六级通过率在一些大学(尤其是录取分数线很低的大学)还是不高。在逻辑上有如下可能:
一、英语老师自己不知道好的学习方法。
二、英语老师知道,但是缺德,不告诉学生。
三、英语老师知道而且告诉学生了,无奈学生不肯花二十天时间把英语学好。(如果你二十天背完GRE单词,过六级难度不大)
四、所谓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你自己比自己强一些,但是无法让你横向超过牛人。也就是说,如果你很弱,学习方法可以让你从“很弱”变成“比较弱”,如果你加上勤奋,可以让你变成“一般般”。所谓的“超强”,那是奢望。
~~~~~~~~~~~~~~~~~~~~~~
窃以为,真相在我说的第四点。
我的排序是,自学全新领域的时候,重要的原因依次是
天赋大于勤奋(或者勤奋大于天赋),然后是自学材料的好坏(譬如说你拿到的教材是一流还是三流),相对最不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
过度(注意“过度”二字)迷信学习方法的人应该去当老师,很快就会被现实打脸的。当然,万一你成功了,那是你造福社会,我谢谢你为民族教育事业的付出。
美国是心理学大佬云集的国家,人家还没有解决让全美大学生学习能力超强的问题呢!
~~~~~~~~~~~~~~~~~~~~~~~~~
如果你执意要找学习方法,最好是采取如下路径:
主要参考与你一个档次的人(中考、高考都不比你牛)但是逆袭(而且逆袭程度还不能过于突出,因为逆袭程度过分突出的人其实是一个天赋好的人从沉睡中醒来)的人的学习方法,而那种一直就是学霸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作为辅助。譬如说,中考数学差、高考数学差,但是到了三十岁居然读完(非顶级大学)数学博士的人,才是广大普通人民学数学的膜拜对象。陈省身、丘成桐的数学学习方法对大众意义不大。
但是,大众傻就傻在明明自己档次不行,却热衷于给“北大本科”“复旦本科”“耶鲁硕士”“斯坦福博士”的人点赞,难怪别人说傻病没有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