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王知道什么事情是绝对正确的,其他人只要服从哲学王的安排即可。而现今的法治社会中,法律规范了我们的行为,是否扮演了哲学王的角色?”
哲学王会主动(请注意“主动”两个字)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甚至是大破大立的事情,而法律体系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举个例子,邓小平、蒋经国、李光耀、朴正熙这一类人对各自国家(或地区)的作用,显然不是服从法律或者订立法律就可以概括的,法学训练里基本不含有如何发展经济的内容。
由于“哲人王”是绝对正确而且要主动出击做事的,所以柏拉图并不支持立宪主义(即用宪政来约束统治者的手脚),这显然与现代法律精神不吻合。我在前面提到的邓小平、蒋经国、李光耀、朴正熙等人,有哪个是愿意在宪政框架下谨小慎微做事的人呢?如果朴正熙恪守军人不干政的法则,韩国怎么能现代化呢?
——————————————————————————————
柏拉图那个年代的政治经济事务没有当代这么复杂,柏拉图那个年代的学术还没有分化出很多繁杂的分支,政治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都是当时哲学家思考的内容。柏拉图脑子里的“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可能包括法学但是远不止法学。
柏拉图里的“哲人王”大概相当于一个精通包括法学在内的各门学问的人,而且不仅仅是精通那种书斋里的理论构建,还很清楚本国各地域、各基层、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在学术与现实都无比复杂的当代,不可能有这种知识储备的人了。也没有哪一个学科囊括了治理国家的所有知识,经济学不够格,法学就更加不够格了。
————————————————————————————
如果硬是要拿“哲人王”的理念来套现代政治,哲人王更接近于“科学主义”、“专家治国”。即国家尽量筛选出精英治理国家,让他们从国家长远利益去做事,而不要太顾忌民意,甚至敢于大破大立。
现当代社会中真实出现的政治人物,李光耀及其团队相对接近“哲人王”这个概念。了解新加坡政治史的人都知道,李光耀可是玩弄法律的人,尤其是打击政敌的时候。
从制度设计上,比较接近“哲人王”的制度设计就是吸纳精英进公务员队伍(事务官),然后削弱议会、政务官的权力,尽量让高级事务官掌控国政。日本、法国就是这种制度,这种制度好不好,我就不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