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支持或暗示富二代比普通人更勤奋?

还是让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吧:

富二代以及中产二代理论上的优势:

1、父亲眼界宽广

2、在智商相等的前提下,他会被塞进更好的中小学、大学,周围勤奋聪明的小伙伴多,形成激励。

贫二代理论上的优势: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心理上意识到落后,然后奋起直追。


中国的舆论,特别喜欢强调我在上面讲的贫二代的理论上的优势。我今天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个穷人家庭在理论上的催人上进的优势快要失效了以及为何失效了。

在资质相当的前提下,穷人比富人更努力是要有前提的——即那个更穷的人处于赤贫或者接近赤贫的状态。

举个例子,假设我是老师而且我班上的孩子智商相当、对书本内容的兴趣相当。如果班上有学生的家境处于赤贫状态(即在食堂吃不起荤菜、营养不良的那种),我就有法子对他洗脑,告诫他一定要玩命学。如果班上的学生有贫富差距,但是最穷的孩子也不是赤贫状态,到了食堂也是买得起大块肉吃,那么贫富差距对他的激励作用并不会太大。

成年人也是如此,你先找月薪20000的很勤奋的人去激励月薪6000的懒汉,用处不大。但是你拿月薪6000的勤奋的人去激励月薪1000的快活不下去的人,用处就很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贫富差距在增加,但是中国穷人家庭的生活的绝对状态变好很多很多。于是,富裕家庭理论上的优势真的存在而且还在加强,贫穷家庭理论上的优势逐渐削弱乃至失效。

————————————————————————
富二代是不是都很勤奋?这个我不敢说。

不过,现在的穷二代不如过去的穷二代勤奋,那倒是真的。报纸上不是说穷人家的娃娃都去了烂校,而富人与中产阶级的娃娃去了好大学么?你说烂校学风好还是好大学学风好?

同理,美国人也说藤校的学生多数家境优越,你说美国藤校学风好还是美国烂校学风好?

答主最穷的亲戚的孩子每天就知道联网玩ipad,一点都不懂事。为什么?因为他家虽然最穷但也是有房住有肉吃有ipad用,你去跟他的娃娃讲努力实现阶级流动,人家小孩子不理你。


建议大家做一个调查,去找一个比较老的中学教师,问他一个问题:班上贫困程度排名前列的学生与勤奋程度排名前列的学生的重合度,这三十年来,是不是越来越小了。

过去只要对赤贫的中学生说说父母多么不易,他就会泪流满面,然后很勤奋。现在这一套经常无用,因为有些班上,最穷的中学生也有肉吃有智能手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到一个问题,暂时补充在这里,就是所谓的乡下孩子吃苦耐劳。这一点优势也基本上没有了。

195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可能被抽调去做水利工程,超级辛苦,而且有人员伤亡。

197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肯定割过稻子或麦子,也很辛苦。但是,辛苦程度不如去修水利设施。

1990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有相当比例已经不干农活了。他们的双休日、寒暑假可能比城里孩子更轻松,因为补习班相对不多甚至没有。

我相信还有一定数量的农村孩子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这个比例在急剧下降。所谓的农村娃吃苦耐劳,已经越来越不准确了。

做一做重体力劳动,其实是有助于刺激一个人发奋读书的。可惜,乡下娃连这个优势也没了!

————————————————————————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一个更残忍更得罪人的答案给大家看看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城市猎人的回答

总而言之,你看完我两个答案,就大概知道为何穷二代不努力且成绩不好的原因了。

又:千万不要骂我给有钱人洗地,我在知乎还有好几个攻击有钱人的答案,而且攻击得很厉害。正常的社会是有钱人、中产、穷人三大阶层都要反思,但是反思的点不一样。我也因为又攻击有钱人也攻击穷人,算是在知乎得罪了不少人。

赞同:2661创建时间:2016-08-25
评论:308最后更新:20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