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追求的是不是真理?

哲学认为自己求真,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当然也觉得自己求真。有些自然科学背景的人对于哲学也掺合进来不以为然。


具体到特定课题的求真,肯定是要看自然科学。譬如说你问原子核的知识,你得找物理学的人,找哲学的人不顶用。


————————————————————————

但是,哲学在“求真”这一块给人很多启示。譬如说我过去反复絮叨的黑格尔的“真理是整体”的观点。不过,我今天不谈黑格尔,我今天来点新意思。

举个例子,诸位听过“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吧?譬如说玻璃杯里倒一半水,将筷子放进去,筷子看起来似乎是弯折的,这就是假象。

我们大家都被假象蒙蔽过,我们最终都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够了么?

——————————————————————————

根据胡赛尔现象学,所谓的“假象”,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深刻原因的。如果你能够追根溯源彻底搞清楚“假象”是如何呈现在你面前而且一度说服你,你的“求真”才是真的达到了深邃的境界。

举个例子,从未谈过恋爱的你对女性和爱情想象得过于美好。你停留在第一层低境界。

后来,你谈恋爱了、也看了一些书、结婚了、生孩子了。。。。。。你了解到女性和爱情的实情了。你停留在第二层。大部分男性(含高智商男性)对两性的认识这辈子最多也就是在这一层级。

第三层(顶层)是这样的————从人心(首先是自己的心)与社会入手,用手术刀一样精准的思维追溯为啥自己当年满脑子不切实际的粉红色幻想,把假象生成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彻底搞明白。

—————————————————————————

用简短的话表示就是:

第一层:看到假象、误以为假象是真的

第二层:通过书本学习或者实验或者人生阅历,戳破假象、认识到真相。

第三层:敢于深挖内心、深挖环境,琢磨出自己当初为啥把假象当真相的心理机制、社会机制(或自然机制)

赞同:103创建时间:2022-12-22
评论:9最后更新: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