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沁:不要盲目迷恋好学校_新浪安徽教育_新浪安徽
————————————————
摘抄原文里的话:
“事实上,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禀赋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业表现。同样,父母的收入、家庭教育、家庭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研究者发现,所谓的重点中学的作用并没有人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大,至少在学业表现上,重点中学的效果让人失望。”
————————————————
不是说重点中学的老师与资源没有作用,而是说重点中学的学生牛逼,老师起的作用远不如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大。
某些人夸大学校、老师的作用,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我之所以不行,都怪老师不好。要是老师好,那我最起码也要上个复旦浙大。
上海华二初中校方非常清楚一所学校的牛逼,生源是第一因素,他们有恐慌。同理,你让人大附中、上海中学接受平均水平(指全中国所有初中毕业生的平均值)的生源,人大附中与上海中学就会被许多县级市最好的高中虐。你让北京大学接受平均水平(指全中国所有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值)的生源而一般的211大学生源不变,北京大学就会被后者虐得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