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用简单的理论解释现象,就不要用复杂的理论。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答案还有方程式。
对于有恋爱或者结婚欲望的人,单身最核心原因只有一个——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搜索困难。以下是讲故事的时间:
小A是一个文艺女青年,有些浪漫的幻想,她希望另一半有一些比较文艺的爱好,譬如画画、念诗什么的。小A在一个小县城工作,没啥文化氛围,领导与亲戚给她介绍的对象全部不满足她的要求。小甲是一个文艺男青年,有些浪漫的幻想,他希望另一半有一些比较文艺的爱好,譬如画画、念诗什么的。小甲在一个小县城工作,没啥文化氛围,领导与亲戚给他介绍的对象全部不满足他的要求。小A与小甲在同一个县城工作,但是他们互不认识,偶尔在街上擦肩而过,也不会知道对方就是这个县城少有的适合自己的对象。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还是保持单身。
——————————————————————————————
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一个人自己了解自己,而且了解所有存在可能性的适龄未婚异性的全部信息,再加上一丁点(不需要太多)妥协精神,就几乎一定可以找到比较合适的对象。(处于最底层的男性可能不适用,但是上知乎的男性应该基本不算最底层了)
很可惜,信息完全的假设是不真实的。信息不完全导致了两个恶果:
1、有合适自己的异性存在(她也许就在离你200米远的公司上班),但是你不知道而且永远不知道她的存在。
2、你不清楚自己在同区域且同性别的人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有哪些优势劣势。可能会过度低估或者过度高估自己,这也会造成单身。
——————————————————————————————————
应对策略:
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婚恋网站、婚恋节目的出现就是这样的。所以,上类似于《非诚勿扰》这类节目的最佳策略就是千万不要与异性牵手,而且回家后看邮件。
还有,只要你不抵制婚姻,就不要抵制相亲。不要觉得偶然相遇很文艺而相亲就很俗,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