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居然有好几个人邀,我这次就如你们所愿)
我不回答是不是,直接回答为什么。
~~~~~~~~~~~~~~~~~~~~
先探讨一个普适性的问题,有哪些因素会使得男性在两性关系上的行为更渣?
一、收入、财富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大前提下,收入越高,自然容易越渣。举一个例子,一个苦于找不到妻子(注意:我用的词是“妻子”)的穷苦青年。若他莫名其妙有钱了,他有不低的概率放弃找妻子,改找女朋友甚至被包养者,先玩几年再说。换一句话讲,如果王思聪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他脑子里想的就会从“我只恋爱、不结婚”变成“谁肯嫁给我就好了”。
二、对人性中“俗”、“恶”的一面的洞察清晰深刻。
如果一个男性对人性恶(包括女性的恶)有深刻的洞察,他把女性当工具的倾向会加强。
以中国某位“不知妻美”的购物平台大佬为例,他一开始企图搞出一个“我在男女关系方面是小清新”的人设。但是,如果你特别仔细的研究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该大佬对于女性的看法其实是很冷酷的,从骨子里就不觉得自己的妻子对自己是真爱,所以背叛起来毫无愧疚。(当然,他的妻子对他也可能确实不是真爱)
~~~~~~~~~~~~~~~~~~~~~~~~
女性不要对收入高而且人际交往多的男性有太多幻想,收入高而且人际交往多的男性同时符合上述两点。区别就是有的人维持的“人设”崩了,有的人的“人设”还没有崩。
这种男性忠于一个女人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发妻在年轻的时候与他共患难,而且是心平气和的共患难。
~~~~~~~~~~~~~~~~~~~~~~~
被高收入渣男伤的女性可怜么?其实,不可怜。为啥不可怜,听我慢慢道来。
最近我讨论了一下宗教,有一位自称对基督教会比较熟悉的知友对我讲了一个看似平常实则有深刻含义的小事。他说教会举行男女青年联谊活动,参加的女青年确实都是平时经常去教会做礼拜的熟人,而男青年中多出一堆平时不去教会的陌生面孔。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有宗教信仰”会增加一个人对爱情与婚姻忠贞的概率(这个认识是对的,已经写进教科书了),不混教会的男青年对去教会的女青年垂涎三尺,就是指望娶到好女人。那位知友的原话是————“教会女青年不要太受欢迎”。
大家必须思考的是,为何不混教会的女青年并没有对信耶稣的男青年垂涎三尺?
同样的道理,为何女教师在婚姻市场上抢手,而男教师不是?
~~~~~~~~~~~~~~~~~~~~~~~~~~~
女性这个群体,其择偶的整体倾向就是重收入、财富,轻视人品。你不可以去问某个女生择偶重不重人品,她肯定说重视。你要从男女两性择偶的整体的趋势去看。
并不是说女性对道德不敏感,而是说女性舍不得放弃对男方的物质要求,这也是所谓“真正的女权主义”尴尬的地方。
无论是高收入女性还是中低收入女性,从来就不会一窝蜂去搜寻私德好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