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说「读史可以明智」,可我却啥也学不到?

历史书上记载的是极其杰出的古人在他那个环境下的立功立德立言,他们中间还有一部分是贵族后代,沾了他家先辈的光。

我们不妨退一步,安排你看先天资质与家境跟你一个档次而且年纪不超过你十岁的成功与失败人士的案例。

如果一个人在我提到的那个模式中无法吸取经验,那他读史就更没戏。我的读者里边学生多,我就先举个校园案例。假设一个学风不好的学校的校长在2020年开学典礼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某学生过度贪玩把自己玩废了的故事,另一个是天资平庸留守儿童努力拼搏终于学业有成的故事。你猜校长讲完了会怎样?答案是不会怎样,这一届学生的成才率与荒废率很可能与以前各届持平。


如果一个人自己做不到从周围的普通级而不是大神级的成功者、失败者那里吸收经验教训,然后下狠心逼自己变成普通级的成功者,那这个人看历史书很难上升到学习历史人物的境界。你连你们学校的天资平平但是无比勤奋的学霸的做事风格都学不来,你还想学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种超级大人才?


大部分人的人性是求安逸、懒、傲、怕风险、不爱思考。。。。。。

举个例子,你让求稳的人连看十本企业家传记(也算是“史”),他也不会拿出钱创业的。

再举个例子,你让性格很佛系的公务员连看几本官场没背景的人升职的案例,他也会拒绝学的。

例子举不完啊!

一旦一个普通人打算实现(普通级而不是大神级)成功,这个过程会让他浑身不舒服,受不了。有的人受不了冒风险,有的人受不了勤奋,有的人受不了低头求人。。。。。

当一个人不肯冒风险、不肯勤奋、不肯低头求人。。。。。看历史不就是个消遣么?


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谬误,那就是把人的失败归咎于当事人没有听过正确的道理。所以有很多很年轻的人意淫自己若当了父母、老师就会很不得了,因为自己懂得指点子女或学生。

真相是人类中的大部分人压根就不执行让自己不舒服但是很正确的点化。本身具备好的特征(譬如说勤奋努力)但是因为没听到好的指点而失败的人,远远少于听过好的指点但自身无力或无意愿执行的人。

赞同:429创建时间:2020-10-05
评论:38最后更新: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