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是人类在前现代时期伦理学的最高峰(或者最高峰之一)。古往今来,确实有很多读书人从中获得了滋养,成为君子(标准放宽一些之后的)。就算是2022年的现在,也有人从儒家典籍中获得很高级的体悟,为人处世也比一般人好一些。
但是,伦理学不同于政治学,伦理学最高峰不同于政治学最高峰。从劳思光等诸位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儒家主流派别想走的路子是企图把几乎所有人(至少是几乎所有中上层人)都教化得有德,然后政治就差不多好了。在中国古代,也有人表达过人分三六九等,有些人在德或者才的领域恐怕很难被教好,劳先生在书里还(代表儒学主流思想)批评这种观念来着。
真相很简单,儒家学说可以感染一部分人,不能感染一部分人。被儒家学说感染的人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出于富贵平安的目的向现实低头。从目前流传下来的清代官员笔记看,科举出身的官员往往有一点道德底线,但多半也不会贸然打破对百姓不利的潜规则,而小吏就更糟糕了。
——————————————
人类政治真正的发展就靠两个: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从思想上到制度上加强惩恶,扬善绝对必要但位置往后靠。
以校园政治为例,老师不敢肆意欺负学生,是因为科技进步了、舆论发达了,你今天欺负学生太过分,明天他就上网发帖(带录音甚至带录像)
——————————————
电影里还提到天主教,如果你把儒家学说与圣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对比之后,会感受更深。前者(严谨地讲是前者的主流派)总是寄希望于人类的善,后者对于人类的恶有着很深邃的洞察。
朱子学不能救朝鲜,当然也不能说天主教救了朝鲜。韩国能有今天还是靠我在前面提到的两条:科学与技术、强化了惩恶(至少与古代比是如此)。